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百八十八章 旅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春色 章节目录 第九百八十八章 旅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车厢里保持着节奏均匀的“哐彻、哐彻”噪音,那是铁轨连接处传来的声响,同时也造成了桌案上的抖动。小荷沏好了茶,将一块丝帕垫在桌案上,然后将茶杯放在那里。橙红色的茶水在杯中,左右荡漾着。

    朱高煦看着她细心的动作,便道:“你知道为何、朕给你取了这个名儿吗?”

    小荷水灵的眼睛看着他,摇了摇头。

    朱高煦便道:“以前有个宫女也叫小荷,沏茶的时候与你有点像。那时候朕才三十来岁,真是年轻啊……”

    眼前的小荷惊讶道:“那不得好几十年前的事了。”

    朱高煦点了点头。

    小荷道:“圣上,她是怎样的人,很漂亮很漂亮吗?”

    朱高煦答不上来,连那个宫女模样、在他脑海里也很模糊,不过他还记得她好像不太漂亮。一时间,他已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还记得小荷,还是惦记自己年轻的岁月。

    小荷又好奇地问道:“她后来怎么样了?”

    朱高煦道:“还能怎么样?朕认识她的时候到现在,已过去五六十年,老死在宫里了呗。”

    小荷悻悻然“哦”了一声。

    就在这时,朱高煦忽然伸手按着胸口感觉一阵剧痛,连呼吸也困难起来。小荷大惊。

    “别叫。”朱高煦咬牙道。

    小荷张着嘴,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朱高煦缓了一阵,用力地喘了口气,有气无力地说道:“朕这些毛病,太医院也没办法,叫来车上的医官没用。到时候他们还得停车,不然谁负责?瞎耽误工夫。”

    小荷道:“圣上好点了吗?快喝点水。”

    “好些了。”朱高煦缓缓道,“其实朕只有一个毛病,就是老了。”

    小荷又说了甚么,朱高煦没听清,他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歇着。过了一会儿他感觉有人往他身上盖毯子。

    最近特别嗜睡,他又睡了不知多久,然后才醒来。发现小荷依旧在旁边守着。

    “朕在梦里想起了很久以前北巡那次,也是走京师去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朱高煦道。

    小荷将一碗汤端过来,认真地听着。

    朱高煦见状道:“朕要不是皇帝,你这样的姑娘,肯定不想听朕啰嗦。”

    小荷道:“圣上的话都好有见识啊,还愿意与奴婢说话,奴婢很幸运呢。”

    朱高煦笑了笑,闭上了嘴。

    他转头看着车窗玻璃外面,见太阳已经西垂,便犹自想着以前的事。

    那次北巡后,明军与蒙古人打了一仗,顺妃阿莎丽便是在那之后、来到了京师。她可能也没想过,之后一辈子就再也没有离开朱高煦。阿莎丽是色目人,给朱高煦生了个混血女儿,后来嫁给了韦达的儿子。

    想到这些事,朱高煦的回忆渐渐清晰了。那时瓦剌人马哈木、趁机攻击鞑靼人,不料反被阿岱汗与阿鲁台的军队打败,马哈木自己还被杀死了,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继承了瓦剌诸部首领的位置。脱欢拥立了一个傀儡大汗,与阿鲁台势不两立。脱欢终于在十多年后报了仇,在战场杀死了阿鲁台与阿岱汗,并欲向辽东北部扩张,瓦剌人在草原上彻底失去了制衡。但那时明军又进行了一番革新,比之前更强,重新把脱欢赶回了西面。

    兀良哈人在名义上,得到了当年阿鲁台的牧场。因为大明国策是开发整个辽东地区,需要他们把土地慢慢让出来。

    而现在的辽东、已经有大片良田与工厂,早已没有了游牧的土地。草原上蒙古诸部终于变成一盘散沙、陆续受到大明官府的管理,他们主要出产肉制品、皮革、羊毛、奶制品等商品;进入了大明内地的产业链,日子过得还不错,没多少人想打仗了。那些干着劫掠勾当的人马,不仅被明军打|击,连蒙古部落的人也在对付他们。

    因天气原因畜牧业减产时,辽东的商品粮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并且一些部落会移民到澳洲畜牧、减少北方牧场上的人口压力。

    明军发现了澳洲大陆后,现在那边已经有一批移民。除了汉人,还有蒙古人,以及各国破产的农民,主要从事畜牧业。

    前些年蒸汽机投入实用之后,龙江造船厂首先制造出了轮船。明军穿过浩瀚的太平洋,抵达了北美洲,建立了一处叫“新州”的港口据点,朱高煦认为那里可能在加拿大温哥华附近。

    美洲的新作物传入大明,改变了人们的食谱,并且提高了粮食产量,进一步刺激着国内的工业化进程。

    北美洲发现了大量本地人,应该是“印第安人”,但朱高煦叫他们“殷人”。朝廷派官员到当地四处宣讲,告诉本地人,原来海上有一块大陆架,可以从神洲走到北美洲。所以殷人是殷商朝代的时候,从神洲土地出走迁徙的人口;以此拉拢当地人,减少冲突。但朱高煦见过殷人来使后,觉得自己好像在瞎扯。

    不过仁政依旧在推行。因路途遥远,长达几万里的航程,新州港的军户特别少,移民更少。朝廷需要殷人的人口,
>>>点击查看《大明春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