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剑来 > 剑来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七百五十七章 满座皆故友(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剑来 章节目录 第七百五十七章 满座皆故友(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光阴长河的两岸行走,双方各有天地大道,井水无犯河水,所以陈平安远游极多,除了托钟魁的福,在埋河祠庙外增长了见识,此外就再未见过任何一位酆都鬼差,而且那次不合礼制的相遇,还是陈平安习惯了光阴长河停滞的关系,才得以目睹酆都胥吏的罕见真容,不然哪怕双方近在咫尺,还是会擦肩而过。

    多年游历,或画符或赠送,陈平安已经用完了自己珍藏的全部金色符纸,这几张用以画符的珍稀符纸,还是先前在云舟渡船上与崔东山临时借来的。

    绘制光阴渡口符,会消磨修士心神。画牛马暂歇符,则会折损阴德。

    这些忌讳,《丹书真迹》上边,其实都明确无误写了,李希圣还专门在牛马符一旁专门批注四字:慎用此符。

    姚仙之坐在椅子上,只是看着陈先生一一张贴那些金色符箓,虽然满心好奇,却没有开口询问。

    好奇之余,汉子没来由有些心安。

    好像这个陈先生终于来了,那么他这个已经沦为废物的大泉郡王,不说手边做什么事,就算是在用心一事上,便都可以偷个懒了。反正什么都让陈先生劳心劳力去。

    昔年大泉边关的年轻三姚,本就数他姚仙之最仰慕那位一身宗师风范的少年剑仙,当年的少年,其实一门心思想要与拳法无双的陈先生拜师学艺,只可惜没成,当时觉得以后机会多多,不着急一时,哪怕山上岁月与人间寒暑关系不大,那么三五年见不着,十年总能再次见面,不曾想一眨眼就是两个十年过去了,而且如今的姚仙之,也没了什么练拳习武的半点心思。

    姚仙之不是练气士,却看得出那几张金色符箓的价值连城。

    大泉朝廷的那些供奉仙师,每次为国效力,使用这类材质的符纸,脸上神色都跟割肉吃疼一般,好教朝廷知道他们的倾囊付出。

    陈平安在张贴符箓之后,悄无声息走到桌边,对着那只香炉伸出手掌,轻轻一拂,嗅了嗅那股清香,点点头,不愧是高人手笔,分量恰到好处。

    做完这些,陈平安才坐在那张靠近病榻的椅子上。

    渡口符和牛马符之外的几张符箓,相对比较平常,都是用来帮助姚老将军安心凝气,稍稍减缓心神疲惫和皮囊腐朽的进程,比如一张甘露接壤符,就是以一丝一缕的水土气运,悄然润泽老人体魄,治标不治本,也只能如此了。如今的老人,哪怕是崔东山这种仙人,任何玄妙的术法神通,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大动干戈。

    姚仙之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怀疑。

    相信哪怕是皇帝陛下在这里,一样如此。

    姚家极少如此信任一个外人,以前是,如今更是,而陈平安是唯一的例外。

    汉子只是安安静静看着这个“来得有些晚”的陈先生。

    因为爷爷之所以如今拗着熬着,虽然谁都没有亲耳听到个为什么,但是年轻一辈的三姚,皇帝陛下姚近之,武学宗师姚岭之,姚仙之,都知道为什么。

    爷爷是希望自己这辈子,还能再见那个忘年交的少年恩公一面。

    此外爷爷其实没什么难以释怀的事情了。

    大泉国祚得以保存,甚至连一座蜃景城都完好无损,每年冬天大雪,京城依旧是那琉璃仙境的美景。

    偌大一座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桐叶洲,如此幸运事,大泉独一份。

    陈平安落座后,双手手心轻轻搓捻,这才伸出一手,轻轻握住老人的一只干枯手掌。

    搓手让掌心暖和几分,一位止境武夫,其实无需如此多余动作
>>>点击查看《剑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