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攻约梁山 > 攻约梁山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7节襁褓里的奋斗(9)(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攻约梁山 章节目录 第27节襁褓里的奋斗(9)(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岳看看一脸期待的管家,问:“咱庄上有高手铁匠么?特可靠的那种。”

    老刘立即点头回答:“当然有。庄上的精良刀枪就是高手打造的。其中尤以牛大憨父子的手艺为最。”

    赵大有接话道:“儿子,咱庄上篱笆扎得牢。人都可靠。”

    说得一脸的自信。

    以赵岳看来,赵家庄在这时代绝对是个奇葩存在。

    它类似后世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农村。

    地是赵家(国家)的,地里的一切也是赵家的。几千户佃农分种田地,平常负责管理,抢收抢种时,全庄一齐上阵,按小队为组一齐干,不分此地是你家我家负责,但产量由各管事分别记账,上交管家,粮食全部入赵家仓库,等最后的裁决者赵岳他娘,依功劳等次统一分配口粮。

    养殖、渔业分队作业,也是如此。

    只不过渔业是每日进行,由赵信赵越刘武三个负责。这样有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意味,田有良次,产量标准也不同,总之很公平。

    赵庄就是一个边民抱团求生存的集合,生产质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集体劳动时也不敢马虎,在赵庄这种生产关系模式下少有偷奸耍滑的。

    关键是,佃户收入差别不大,说穿了是都他玛的一样穷,所以人心平,又需要共同抗敌保命,所以凝聚力确实高。

    而赵家家里不多的奴仆,不算刘家,都是收养的孤儿。这些人长大成家后想离开的放出,不想离开赵家又愿意留的就彻底成了奴仆。

    他们得赵家活命,长在赵家,成全在赵家,视赵家为自己的家,至少是自己的依靠,忠诚度确实极高。

    这是赵大有极度自信的来源和理由。

    但赵岳不这么认为。

    赵庄这种团结根植于都穷都要保命。如果其中一个条件变了,这种团结局面就会崩溃。

    现在要做的事正是让赵庄快速富裕起来。结果必然是能者先富,必然贫富差距加大,必然出现人心不平,必然出现不满和背叛。

    不要指望这群佃户有多高的胸怀、多高的理想、多高的义节。

    他们唯一的生存目标就是过上好日子,舒舒服服的,最好是一夜暴富从此当上大爷。一旦有机可趁,嘿嘿。

    后世改革春风下的疯狂社会状况无比清晰的提醒着赵岳。
>>>点击查看《攻约梁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