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金满堂 > 金满堂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十九章 考核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金满堂 章节目录 第十九章 考核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看着易秉文打量屋子的样子,步教习对此乐见其成,见他好奇,于是就主动解释起来:

    “这个地方是诸学子讨论学术的地方,而中间的台子则是辩论的地方,俗话说离越辩越明,交流是个学习的好途径,说起来这还是现任院正搞起来的,说是在这上面只有不断学习知识的学者,没有什么师生前辈,所以正学书院文风还是很鼎盛的”

    听了步教习的话,易秉文更加觉得来正学书院是来对了。

    “秉文,来这边坐”

    说着步教习指了指中间那个背对着门的桌椅,示意易秉文坐上去。然后就自顾自的坐到对面的椅子上去了。

    等到易秉文坐好,才听见步教习慢悠悠的开口:

    “考试是一个时辰,题目就是你面前的那些题目,好好做”

    “好的,步教习”

    看着眼前的试卷,易秉文很是忐忑 ,所以他先看了看题目然后就发现,这里不仅有儒家经典的题还有比如《商君书》《管子》之类的百家书集的题,幸好他的老师经常在他读儒家经典的疲乏的时候,让他换着看其他百家经典著作,相比较儒家经典来说,他对于其他百家经典其实更加感兴趣。

    看了一会试卷,准备好了笔墨,提笔就要写。而对面的步教习见到了,他有些不可置信,竟然像是不用思考的样子,但是,看着易秉文行云流水般的书写,步教习也感觉到了易秉文并不是乱写的。

    与此同时,竹林中竹亭里的老人也偷偷的来到后室,透着屏风偷偷的看着易秉文答题,这个老人其实不是别人,正是正学书院的院正——宗文卿,其实对于录招学生他本来是没有什么兴趣的,谁叫步教习提了李博书的名字了呢,当年那一身傲骨要效仿先贤,精通百家学问的李博书,在现在的文坛还是有莫大的名声的,那小小的秀才之名怎么能遮的住那盖世的才华,他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不让人好奇呢。

    其实要是说起来,正学书院的院正宗文卿说起来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当今的皇帝还未登基时,不过是一个皇室边缘任人物,当年的宗文卿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他志不在科举,不相信只有科举之路可以实现报复,所以他选择了从龙,走纵横权谋之路。后来宗文卿因为一个包子和当时还是七皇子的当今圣上结缘,就作为他的幕僚为七皇子扫清了一块块拦路石,就是这样护着七皇子登上了皇位,但是在这期间的蝇营狗苟让宗文卿对权利失去了兴趣,所以做了一段时间的宰执,就回乡寄情山水了,顺便当个学院的院正。

    时间就在易秉文行云流水的答题过程中慢慢的度过,宗文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厅堂间,一个时辰的时间并不有多长,易秉文检查很多遍,没有错字或者不通顺,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浪费时间的检查,提前交卷了。

    “好了吗?不在多检查一下了嘛”

    “不了,我已经检查好了,就这样吧”

    就在这时,宗院正突然发声,这把两人都吓了一跳,

    “写好了啊,给我看看”

    两人见到院正,赶忙起身回礼,叫了一声:“院正”

    宗文卿淡淡的挥挥手,眼中紧紧的盯着易秉文写满答案的答卷,伸手就要抢。

    “诶,院长不要急嘛,等等墨干”

    看着院正急躁的摸样,易秉文和步教习相视尴尬一笑。宗文卿也有些尴尬,但是也不怨宗文卿,毕竟李博文以前可是被誉为既他以后有一个百年难遇的又一奇才啊,虽然见不到他,但是看到他的弟子,也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看看是不是名不符实。

    终于,宗文卿还是拿到了易秉文的考卷,就这样,一会一个惊叹声从宗院正的嘴里冒出来,搞得易秉文有些尴尬,其实那上面都是一些经典上的原句子,在易秉文看来,只要是看过这些输的学子都可以答上来,易秉文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

    听易秉文说这事儿,宗文卿本人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别人也不是不看,但是都是大略看一下,甚至有些家长还认为看这些书是不务正业,心里只有读好书,考科举才是正道,殊不知读书是明智的,读一家之言怎么可能机灵呢,世上有成就的哪个不是学贯古今,现在的风气在宗文卿眼中都是有些坏了。

    在闲聊过程中,宗院正也不忘了改卷子,就这样慢慢的,等到试卷改完,看着陪坐在一旁的易秉文,宗院正缓缓开口道:

    “秉文啊,你想去哪个班啊”

    这时候,步教习适时接口道:

    “院正,秉文应该不知道有什么班级,要不然让我介绍一下”

    “也行”

    听到了院正的肯定,步教习才开始开口介绍关于学院的情况;

    正学书院是没有什么好班和差班,所谓甲乙丙丁的课室是因为每位教书先生的风格不同,侧重也略微有些差异,甲字班主要还是教授儒家经典,教习都是久经考验的科扬老手,考试经验丰富,很能摸准考官的喜好,更容易考科举。但是也不是说其他班不好,例如乙字班的教习也是科举老手不过更偏向道家思想
>>>点击查看《金满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