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七零小村姑,靠读书为国争光 > 七零小村姑,靠读书为国争光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69章 不上学,是真的不想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七零小村姑,靠读书为国争光 章节目录 第369章 不上学,是真的不想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至于小孩,王昭昭肯定不想去的,王兴文和王卫国也是,王兴武是都可以……只有王保家,想跟着去,反被无情拒绝。

    悄不声儿的,十里八乡,都把丧葬的一些习俗又拾起来了。

    哭丧,吹吹打打,做法事,热热闹闹的办一扬。

    王大海他们当天没回来,因为隔天一早,昨吃出殡席,送葬。

    大夏天的,白天太阳晒的很,王昭昭也没心思出去玩,到了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她带着王卫国,去河里抓螃蟹。

    不止他们,村里很多小孩都出来了,很多打着赤膊黑猴儿。

    “王昭昭,你也来抓螃蟹吗?”

    王昭昭虽然换了旧衣服,还是有点扎眼,有点走到哪,光就打到哪的意思。

    “是啊,好久没抓螃蟹了。”

    “你的衣服这么好,可别弄脏了。”

    “弄脏了就洗呗。”

    王昭昭自动忽略对方语气中的不善,浑不在意的说。

    从山里流出来的河,不大也不深,偶尔才有一个水泡子,没有淹水的危险。

    要是村外面的那条大河,敢去那里了抓螃蟹捞虾,可能就有‘竹笋炒肉’吃咯。

    一群小孩在河里翻开石头找螃蟹,王昭昭也没故意低调,不过很快就发现,她也没说几句话,很多话虽然是对她说的,但其实并不需要她答。

    “王昭昭,我二姐快就回来了。”突然,陈招娣的妹妹陈盼娣跑过来,直勾勾的看着她。

    “哦,恭喜你们啊。”

    王昭昭眨巴眨巴眼,回来就回来呗,跟她说干嘛?

    进了少年劳改所,回来是很骄傲的事吗?

    “陈盼娣,你们姐妹怎么一个都不上学呢?”王卫国不友好的问。

    “我们不想上学,不行吗?”陈盼娣脸色变了变。

    王卫国还想说什么,王昭昭扯了他一下。

    他们河边村,陈盼娣她们姐妹,是排得上号的苦娃。

    不上学,是真的不想吗?

    河边村生产队小学成立已经两年,适龄儿童上学率,勉强能有百分八十。

    像陈盼娣的妹妹们,并不在这百分之八十之内。

    他们家那个极度重男轻女、一直磋磨她们的老婆子去劳改还没有回来,所以她们没读书,倒怪不得周老婆子。

    和穷有关,和重男轻女有没有关,就只有她们的包子父母自己知道了。

    王昭昭虽然不知道陈盼娣干嘛要出来找存在感,跟她说陈招娣要回来了的话,但看的出来,陈招娣归来,是陈盼娣的一个希望。

    毕竟她们能被分出来单过,就是靠陈招娣发疯拼出来的。

    纵然还是不能完全摆脱被那些叔伯婶娘欺负,但不住在一起,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受到的欺压总是要少一些。

    “昭姐姐,我们回去了吧?”稍微往山里走了一段,收获并不好,王卫国看了眼天色,提议回去。

    “好。”

    这么一群人,能抓到十来只螃蟹都算运气好。

    加点辣椒,炒出来也有半碗。

    小嘟嘟吃蒸鸡蛋羹,就王昭昭和谢爱莲俩个人,用来下饭也够了。

    隔天上午,王大海他们回来了,谢爱莲连忙问情况。

    其实,她心里是悄悄替王大菊松了一口气的。

    “……办的还算体面,不过,他们的债台也更高了。”王大海说完,忍不住叹气。

    “高就高吧,他们两口都勤快,启华启安又懂事,债总能还清的。”谢爱莲心里隐秘的开心。

    债台的铐子,比原来那种累身又累心的桎梏可要轻松好背。

    王昭昭在一旁竖起兔子耳朵听着,很想问王大海,他们去吃白豆腐,是不是要给礼金的?

    也别太夸张,放个十块、二十块钱呢?

    下午回县城,走在去镇上汽车站的路上,王昭昭把问题问了出来。

    “正常就是几毛,一块,我上一块,另外替你四叔上三块。”王大海如是说。

    王昭昭哦一声,自己在心里琢磨了一下,最后还是问,“爷爷,给这个数是有什么讲究的吗?”

    “正常几毛一块,死的是你大姑的婆婆,我们并不是正亲戚,给太多,可能会伤了你大姑爷那边亲戚的面子。

    正常关系一般的邻居、远亲,是五毛,关系近一点的可能七毛、九毛,更好的也就是一块钱。

    我们都上一块,就是照关系近的人情,你大姑父的堂兄弟们,基本就是这个数。

    至于替你四叔上三块钱礼金,一来是大家都知道,他现在是工人,二来是他本人没来,是我给他带个人情,所以,多一点也正常,但再多,就不合适了,会让你大姑父有压力。

    毕竟,人情往来,有往有来,等下回你四叔做点什么办酒席时,你大姑父送礼金就会参照你四叔这回送的了。

    正常是别人到你家时来多少,还得在上面加点一点,比如得来个三块
>>>点击查看《七零小村姑,靠读书为国争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