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长安时光 > 长安时光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1章 书生意气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长安时光 章节目录 第31章 书生意气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崔芬安慰信江海道:“无妨。在家里读书也可以。”

    “我想,这边的私塾应该很快会放开对女弟子的招收,我也会尽快推动此事,争取让女子同男子一样,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信江海像是对崔芬说,可又像是自己给自己打气。

    “尽力就好。不要影响了你的仕途,考取进士并不容易。”崔芬担忧地说道。

    “放心。芬,你可知道,当年我还在章家时,看到我的三个亲姐姐各个精明能干。大姐是算账的好手,家里的生意大大小小的进账出账大姐算的又快又好;二姐运动细胞发达,骑马、射箭、摔跤、马球丝毫不逊于男子;三姐精通音律,琵琶、古筝、古琴、笛子没有一个乐器能难倒她。”信江海道。“可是,她们如此聪慧,却没有进入私塾读书的机会,更别提参加科举。嫁人之后,更是与章家无半分关系。”信江海话锋一转道。

    “所以?”崔芬问道。

    “所以,我入仕的初衷就是想改变这一现状,让女子同男子一样,有接受教育、入朝为官的机会。她们并不比男子差,相反很多事情做的比男子还要好。只是,她们太缺少展示自己的机会了。”信江海道。

    “你可知你此行此举会得罪一批人,这些人非富即贵,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和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崔芬担忧地说道。

    “不怕。我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僚,他们和我一样,都期望能够对这个时代做出一些改变。”信江海说道。

    “保护好自己。”崔芬叮嘱道。

    “好。”信江海答应道。

    信江海去往京师赴任后,日子又恢复如常,崔芬操持家务、买菜做饭,信暮雨就安静地读爹爹带来的书。

    昌隆元年的10月中旬,山南西道的所有私塾都面向女子开放,只是一学年的学费竟高达30两白银,相当于信江海4个月的俸禄。自从上次的风波后,崔芬手里只有2两白银,加上信江海9月、10月的俸禄,18两,这两月吃穿用度花掉了3两,足足差15两白银。

    无奈,崔芬只好向医馆的小二求助,央求他帮忙写信给信江海诉说此事。信江海得知,二话没说找到崇文馆主事,当朝副宰提前支取了三个月的俸禄,然后火速托人将银两捎了回来。这下,信暮雨上私塾的事情终于解决了。

    初入私塾的信暮雨多多少少受到家里那些事情的影响,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和人沟通交流,只有一个高个子的姐姐愿意和信暮雨玩耍。年正前的那扬考试,信暮雨的成绩在私塾垫底。说来也怪,考试内容无非是《论语》的背诵,信暮雨早就将《论语》背的滚瓜烂熟,平时的默写也没有一点儿问题,可在考扬上信暮雨却只能想起来那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为此,讲评考试的当天,先生勃然大怒,狠狠抽了信暮雨十戒尺。信暮雨挨完打后,虽然手疼的发抖,可是却不长记性。在先生刚刚讲到“苟不教”之时,信暮雨的砚台不知怎地,“碰”地一声摔落在地,摔成了两半,信暮雨赶忙弯腰去拾,心里则在心疼刚刚磨好的磨和那方1000文的只用了几个月的新砚台。

    先生看着这个在哪儿跌倒不准备在哪儿爬起来,反倒想在哪儿躺着的信暮雨,气不打一处来。生气地胡子发抖,边抖动边说道:“信暮雨,“习相远”的下一句是什么?是“习相远”的下一句重要,还是你那摔地稀碎的砚台重要?还不赶紧停下!”

    信暮雨着急忙慌的站起来却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下一句。

    有人小声给信暮雨提醒道:“苟不教。”

    信暮雨颤颤巍巍、小声小气地说道:“苟不教。”

    “赶紧坐下,认真听讲!”先生没好气道。

    回到家后,崔芬倒也没怪罪信暮雨,只是说道:“暮雨乖。一次的失败不要紧,下次我们争取把《论语》全部默写出来就行。不过,这个年正你可不能闲着,年正结束,我要看到你完整的默写一遍《论语》。”。

    昌隆二年的年正,别的孩子在鞭炮声中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信暮雨则在小小的书桌前一遍又一遍的抄写、默写《论语》。

    终于,年正假期结束的那天,信暮雨的《论语》已经可以完整的默写。
>>>点击查看《长安时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