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穿越之大民国目录 > 第四卷 抗日烽烟 二百一十四节 青海战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之大民国 第四卷 抗日烽烟 二百一十四节 青海战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38看书网^》~二百一十四节青海战争

    “发财,没想过,不过我哥哥整天想着发财,他倒也不是想发财,他想当中国第一家族。把我们梅家带到中国第一家族,哎,是说说这是不是做梦啊。”

    “不是,这是梦想,梦想都是伟大的。既然你哥哥有这个想法,那就让他来美国吧,告诉他,想要成为第一家族,就来美国。”

    梅放没经住诱惑,果然来美国了,但是心中始终存着疑问,直到他下了飞机,到了赵书礼的病房才一切了然。因为他看到了赵书礼的病情已经好了,远不像国内有些猜测的那样,他已经死了。

    但是赵书礼警告他,要想活的自在舒服,就要管住自己的嘴。

    然后在赵书礼的策划下,梅放开始了收购美国各类经营困难的企业,而他对赵书礼的判断并不是完全放心,他旁敲侧击拐弯抹角下,赵书礼答应跟他合资。双方共同出资一百万,赵书礼的钱是傅清荷通过银行汇给梅琳芝的,而梅放则是自己筹措的。

    ————————————————————————

    陈驰的被抓宋远很高兴,但是同时更加低调了,吸取陈驰的教训,现在这个非常时期一定不能嚣张。

    可是很快他就郁闷了,因为替陈驰求情的人太多了,很多都是军队的人。他非常不解,陈驰最高的位置不过就是塞北军一个师长,他有什么能量让这么多人给他撑目。

    宋远是一个多心的人,他开始把这些求情的军官一个个列出来分析,结果更让他纳闷,这些人很多根本不可能跟陈驰有任何关系,那他们出头是为了什么呢。他不是个笨人,相反往往一件事情他能想出许多种解决方式,却定不下一种。这件蹊跷事他也琢磨出了许多种理由,第一他认为恐怕不是陈驰自己的能量,而是另有幕后黑手,他很快联想到了在赵书礼病床前赵书礼告诉他的,军中有些死忠的,这些人不除去他宋远的位子就坐不稳。第二他想到了,可能是这些军官兔死狐悲,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在表露自己的站位,那就是绝不会以他宋远马首是瞻。第三他琢磨出了,现在军中也人人自危啊,他有些担心起来,万一有军队在紧张之下做出出格的事情就遭了。

    可不管何种原因,宋远都决定要更加低调一些,培养自己势力进行的更加隐秘了。好在他现在手里有足够的资源,日本人借给他五千万日元的贷款,来让他为上台做准备。而他送出的礼大多数人都收了,这让他觉得自己手里的力量正在一分分增大。

    在众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员的求情下,宋远心头的刺陈驰在蹲了两个星期苦窑后,完好无损的走出了看守所。然后他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待遇,在外界看来,一个为民请命的有良知的退伍军官,被官府迫害了。

    战斗中国人党的声势更加浩大,短短时间内就有五千人愿意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喊着口号,在大街上游.行。一个月后,整府邀请陈驰进入整府,担任交通部长一职,负责整个塞北地区的交通改善工作。

    大家都欢呼自己的胜利,期待着陈驰当官后,能给塞北带来改变。他们可没注意到,从看守所出来后,陈驰虽然依然激进,依然在打着改善民生的旗号,可是他对于塞北目前的状况,归因于列强的经济侵略,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跟收回国权联系到了一起。同时他出来后虽然仍旧穿着军装,可是没人发现,他的肩章勋章都不见了。

    陈驰上台后,很快就提交一个比已经快要完结的四年建设大纲还要激进的塞北道路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求,未来五年之内,塞北要建设五万公里的电气化铁路,对老旧的铁路也要进行电气化改造。还要建设十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把归绥到迪化的各大城市都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别以为陈驰在这么做,是因为他认可赵书礼说的土话要想富先修路,而是他在德国的时候,跟隆美尔聊天中,感受到一个便捷的交通体系对战争动员和运输的重要性。他打算着,要是将来万一战争爆发,塞北地区各个地方包括每一个农村都要能很快的组织兵力物资运输到前线。

    陈驰不是一个不打鸣的公鸡,相反他很会叫唤,会哭的娃儿有奶吃,因此他就认交通部后,交通部的预算很快就翻了一番。然后开始大规模的招标工作,塞北东北地区的大小包工头,施工企业纷纷齐聚塞北,想要切下一个大蛋糕。

    陈驰上台只是塞北政局的一个变化,另一个变化是,徐新六等高官宣布了一份计划,并且得到了傅清荷的签名,这份计划打算在年底开始一次大规模的普选,塞北地区要实行全民民主制度了。

    32年下半年,塞北各方势力仍然在合纵连横中,宋远还是没有行动,他觉得还不到时机。可是这时候蒋价石给他出了一个难题,他将驻扎在豫北地区的杂牌军阀孙殿英调往青海,给他青海屯垦使的官职。对此孙殿英十分乐意,尽管青海那地方贫瘠,但是现在加在中央军和山西势力之间的他日子并不好过,豫北也不是什么富裕地方,土匪横行,产出根本养不活他八万多军队。因此他宁可到边远的青海去做土皇帝,也不愿意在呆在四战之地的河南
>>>点击查看《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