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穿越之大民国目录 > 第二卷 崛起北方 二百四十七节 日军的计划(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之大民国 第二卷 崛起北方 二百四十七节 日军的计划(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说日本战局不利是言过其词,毕竟战争才开始,战斗力没有爆发出来很正常。&&

    这是一次全面战争,也是一场持久战,好的开始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跑完全程。

    日本在国内已经进行了总动员,日本有17个常备师团,十余个独立旅团和骑兵旅团,加守备部队一共60万人,而经过训练的预备役则由3万余人。经过动员,他们的兵力将近150万人,在日本高层看来,显然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扩军了,光是这些军队就足够把中国灭亡了。他们对外宣传中,虽然也不把中日之间的战争称为战争,而叫做冲突,他们对动员军队的解释是要教训中国整府。可是对内的宣传完全不同,军部已经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了。

    当然这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已经被打破了,现在已经到了十一月了,从七七事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了,可是日军不但没有灭亡中国,甚至在总体战局可以说是互有胜负。尤其是在东北战局他们极为不利,只能被迫采取防守。

    这样的情况是日军始料未及的,他们没有料到塞北军的进军速度如此神速,而且作战似乎颇没有章法,根本不按规矩出牌。仗着他们坦克的优势,狂飙急进,当他们的坦克军团抵达郑家屯的时候,日军在洮南的阵地甚至还没有完全被塞北军攻占,这让日军实在是看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战法。在疯狂的他们看来都疯狂无比,可这就是闪电战的精髓,讲究的速度带来的冲击力,一旦慢了下来也就是失败的时候了。

    面对东北的不利局面。日军不是不想改变,可是他们有更重要的作战部署。

    ——————————————————————

    宋哲元这个冯玉祥的老部下,西北军的悍将、元老,现在则是老西北军的唯一代表了杨虎城那是新西北军。而经过忍辱寄人篱下苦苦经营,西北军终于又有了一块地盘,还是河北京津这样的比较富庶的地盘。但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北京现在叫做北平,虽然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是这里并不太平,日本人三天两头的找茬,他却不敢搭理。

    宋哲元现在的军队组成多数人都是河北本地人,加一些山东和河南的士兵。但是大家都认为他是西北军,并不完全是因为宋哲元是老西北军将领,而是这只军队继承了西北军的性格,那就是顽强刚硬。试想这样军队的军人,怎么可能容忍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辱呢。可是面对日本人的挑衅。他宋哲元只能忍,且不说他不敢不敢打,想不想打,就说他打的结果。第一是日本人自然不肯放过他跟他来个死磕,损失惨重是必然的结果。第二蒋价石恐怕也不会放过他,挑起事端这样的罪名压下来。西北军真的要在他手里结束了。

    况且宋哲元还真的是不想打,打仗他倒是不怕,打了这么多年了,早习惯了。但是把西北军打没了可就是千古罪人了,心存保存实力心思的在这个时期的中国军阀中不乏其人,因为没了兵就没了权没了权也就没了势没了钱。!。在这乱世里,没兵就没有荣华富贵。因此即便是淞沪会战一结束,中日间的大战不可避免的时候,在不用担心蒋价石会处罚他跟日本人冲突的宋哲元依然不是很想打仗。但是这时候蒋价石一反常态,开始严厉的电令他,向日军采取果断的攻势。在宋哲元理解,这即便不是蒋价石想借日军之手排除异己,那也是要让他西北军吸引日军兵力,替他蒋价石分担一些压力。

    可要说这主动进攻日军,宋哲元以前还真的没有想过,他的想象力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即便是有这个想象力,那么主动打日本人这也是一句很好笑的玩笑。但是现在却是一个事实了,各方势力,不提现在急了的蒋价石,和自己名义的级张学良,塞北军这个中国第二大势力也是支持自己对平津日军发动攻击的。不用说蒋价石、张学良和赵礼给他的外部压力是很大的,因为这三个人出面,换成谁压力都会大。

    此时日军在天津驻扎重兵,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也有500多人的军队,而且这些军队挑衅不断,他尽管弹压着,可是部队的怨气却是压不住的,反而呈越来越大之势。他担心长久下去,会发生不能预料的变故。因此宋哲元面对的内部压力也很大,加日本这个外敌给的压力,他真的有受不了的倾向。

    但是能不打他还真的是不想打,尤其是现在日本人尽管已经在南部两个方面跟中国的两大势力,中央军和塞北军同时交火了,但是还在跟他接触,希望说服他跟日本人合作。和平宋哲元是欢迎的,但是日本人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了,要他宣布脱离中央,组建独立的整府,这不是分裂国家吗,这不就是汉奸吗,这个骂名他背不起啊。

    而这时候塞北军也派人来反复游说他,到最后他已经看到赵礼很不耐烦了,在张家口集结重兵,然后给他传话说,他宋哲元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立马向平津的日军发动攻击,与全国同胞一道抗日,要么是立马做汉奸,然后跟塞北军决一死战。这显然是最后通牒的口气,宋哲元想了想还是抗日的好,但可不能这么随便就出兵啊,打的是日本人,确实是为国家打的,看损失的却是自己的实力。于是他派人亲往塞北
>>>点击查看《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