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民国 > 穿越之大民国目录 > 第二卷 崛起北方 一百八十三节 必和公司的钢铁野心(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之大民国 第二卷 崛起北方 一百八十三节 必和公司的钢铁野心(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算是大章节了吧,求推求收藏啊

    ——————————————————————————————

    长春战役进行的很慢,战斗并不激烈,基本上塞北军呈现进攻的态势,但是每天也只是进行火力压制,正面的短兵相接是少之又少,每天基本上就地面攻击一次,最多是两次。这几个指挥官都觉得,攻下长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都不愿意以牺牲士兵性命为代价来争取时间,双城的惨烈他们都看在眼里呢。

    但是每次攻击后,都会开个高层讨论会,总结下经验,每次的攻击也都不一样。第一日坦克步兵攻击了一次后,第二日他还真的使用了坦克骑兵的配合方式,仗着坦克的掩护,一些骑术好的士兵,在后面压着速度跟随。等坦克撕开了对方阵地后,骑兵立刻上去准备实施占领,但是没有成功。可开了一个好头,之后的几天,他们反复试验,骑兵步兵同时配合坦克攻击,调整跟进士兵数量。完全不像是打仗,倒像是演习一样。

    跟前线将领的轻松心态相比,赵书礼却很上火。

    老实说他受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远不像他表现的那么强硬。他即担心着东北问题的不可控制导致中日间到不可回环的地步,又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首先是经济上的,打仗打的就是钱,别看塞北军一颗颗炮弹,一支支步枪那可都是钱啊,空军更是烧钱的玩意,一架飞机即便是最便宜的单人战斗机,也要五万元一架,在加上维护费用,燃油消耗,还有更昂贵的人员培训费用,养一个空军士兵每年就要投入十几二十万元。所以别看塞北军的大炮轰鸣的激烈,空军轰炸的爽快,可拿后面则是赵书礼和徐新六一日复一日的肉疼。

    好在塞北的工业现在在中国来说,算是最强大的,本来还有个东北勉强能做对手,现在东北这么一闹腾,塞北地区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中国工业重心。而且因为战争的刺激,原来四年建设大纲中的军事工业建设,正在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着,本来计划1933年完成的工程,现在预计32年年底也就是再有一年时间就能完成了。这速度比苏联标榜的五年计划还有高效,能有这个速度一来是,塞北整府对军事工业建设一直不吝惜钱财,只求能缩短时间,二来是战争爆发后,参与建设的工人积极性非常高,先后解决了很多看似死结的难题,日夜不断的施工,两班三班倒班,加上加班加点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这算是个好消息,但是不好的消息就是民用的建设滞后了,因为权力支持军事工业发展,加上战时资源向战争倾斜,导致很多民用工程缺少原料而停工延误的不在少数。

    原料中最缺的算是钢铁了,塞北现在有一座大型钢铁厂,是从美国搬过来的整条生产线,年产钢铁两百万吨,这在美国也算是超级钢厂了。另外还有一座特种钢铁制造厂,这是赵书礼刚刚立足河套的时候从当时经济形势十分不乐观的德国引进的设备,但这座钢厂产量不大,年产量只有二十多万吨,大多数是特种钢,合金钢,一般也不供应民用,都是提供给兵工厂用来制造武器装备的。

    这两百万吨的产量在平时也就是刚刚够用,时不时还要进口一些钢材,现在打仗了就更是不够用了。为此塞北的政府不是没有想过要解决,但是难度很大,中国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钢铁资源却比较贫瘠,后世还要大量进口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铁矿石,现在只拥有了塞北等几个省的塞北边防政府辖下,铁矿山也不多,最大的还是早都开发的白云鄂博的铁矿,但是这也只够满足一百多万吨的生产力,每年还有几十万吨由外蒙等地的小型铁矿供应呢。

    铁矿是最大的制约,不然的话,塞北的钢铁业恐怕发展起来要容易多了。

    面对钢材紧缺的现状最方便的解决方法自然是进口了,虽然现在塞北军跟日军在东北戮战,但是既然双方都宣称这不是战争,只是冲突的话,那么日本人就没有理由封锁中国的港口吧,因此选择还是能尽快钢铁这种战略物资的。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在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美国,因此当赵书礼透露出要进口钢材的时候,美国的几家洋行和公司就找上门来。当然也有其他国家的洋行和钢铁公司,比如德国的,英国的,法国的等。最终赵书礼选择了美国一家钢铁商来供货,美国这家钢铁公司不用说自然是卡内基建立,现在由摩根势力控制的美国钢铁公司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完全有能力提供优良价廉的产品。但是另一家公司也进入了赵书礼的视线,这是一家澳大利亚公司,之所以考虑这个公司是因为后世的印象影响赵书礼选择的,因为这家公司名字叫做必和公司。很熟悉的名字吧,没错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必和必拓公司的前身。经过考虑,赵书礼决定跟这个公司派来的代表见见面。

    必和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亚的以出产各类矿石成名的企业,但是她并不是以铁矿起家的,她发家是因为一座银矿,后来也经营铜矿,时至今日她的主要利润还是来自银矿和铜矿,至于钢铁吗,才刚刚起步,但是旗下却已经拥有了许多矿山,当然很多只是探明了,但是
>>>点击查看《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