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初唐逍遥王爷 > 初唐逍遥王爷目录 > 第三卷 第十八章 儒家论点最宜攻击儒家教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初唐逍遥王爷 第三卷 第十八章 儒家论点最宜攻击儒家教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PS:因为换了新版,所以花的存稿也没了,只能再次慢慢想着写了,自昨天晚上就进不了作者专区,故而现在才跟新,非常抱歉,令各位久等了

    看着朝廷众臣在那思考,却没有一个真正能够答上,且答得完美的,李泰顿时就暗自好笑,为自己选择这句儒家论点而高兴,谁说儒家就是正确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这乃是说的努力社会的状况,而孔子诞生时,创出儒学时,当时社会流行奴隶主贵族阶级,而现在大唐却是盛行封建地主贵族,如何适用?虽有历代儒学经理改革,那么,我大唐亦能改革。唐高祖,唐太宗重视儒家不假,但儒家教义就一定正确么?可笑。

    “我李唐将土地赐予尔等,莫不是就表示,这些土地真是尔等之私有之物么?我大唐天子就没有收回之权利么?”李泰冷声道。

    “陛下,臣等非有此意”李孝恭带头向李世民下跪道。

    “臣等非有此意”其他大臣亦下跪道,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众卿起来吧,朕非有怪罪之意”李世民淡淡道,看了眼李泰,“这仅是魏王之意,可不代表朕啊,朕可没,没有收回众卿土地之意,再说,这治理大唐还需众位爱卿之力啊”

    “正是,青雀亦无诋毁众位大臣之意,只是众位大臣因自己的切身利益,呵,也就是土地而关心则乱,正所谓一叶障目而已,而青雀则是旁观者清嘛,并无得罪老大人之意”李泰立即恭敬道。

    “魏王殿下提醒的是,老臣惭愧啊”长孙无忌装模坐样道。

    “老夫亦然”李孝恭也说道。

    “魏王,老夫有一问?”魏征站了出来,看向李泰问道。

    “大人请讲”李泰淡淡笑道,心想,我就慢慢跟你们玩好了。

    “圣人亦言,帝王掌道统,士大夫握治统,不知魏王对此有何理解?”魏征一句话,立即令很多大臣赞同,毕竟,自封建社会开始,这管理天下与拥有天下可不尽相同了啊,帝王乃是一国之象征,而治理国家,却需要依靠封建士大夫,也就是说,这封建社会乃是有皇帝与地主阶级共同拥有和治理的,怎么可言一切都是帝王的呢?

    “这就要引出土地的另一个问题,及矛盾”李泰坦然自若道。

    “哦,魏王请讲,老臣洗耳恭听”魏征平静道。

    “自从先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奴隶主阶级不再存在,天下不再有奴隶,只有拥有大量土地的士族地主等,帝王依仗他们来治理天下,而士大夫感谢帝王所认同乃至赐予他们土地,帮助帝王治理天下。貌似,这土地还真不是帝王所有了,都成了士大夫私有的了,呵呵,抱歉,跑题了。既然那些士大夫拥有了大量土地,那么天下土地共分四种:帝王拥有天下,即拥有最多的土地,士大夫拥有私有或帝王赏赐的土地,农民拥有国家分封的土地,还有自耕农私人的土地。那么,矛盾就随之而现,一种是农民的土地被地主豪强抢夺,激起民变;一种是帝王与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当士大夫拥有大量土地,且威胁到国家、农民,更甚至是帝王的时候,那么,帝王的权利、地位亦收到威胁。帝王权限、势力大减,而贵族地主豪强势力大增,形成割据势力。这就是青雀要讲的矛盾,历来农民起义,皆是第一种矛盾,而第二种矛盾,则主要存在于东汉。呵呵,青雀显摆了,令众位大臣见笑了”李泰说到最后,还不忘记谦虚一下,可见,他是多么的得中华民族那谦虚美德的要领啊。

    “好,说的好,众位爱卿觉得如何?”李世民赞赏了一句,再抛下问题问道。

    “魏王殿下说的合情合理,臣无异议,殿下如此年轻,就能将土地的重要性看得如此透彻,老臣佩服”魏征淡笑道。

    “臣觉得魏王说的不错,确实如此”李孝恭等大臣思考一翻,再纷纷表示道。

    ................

    “那么,青雀,你还有什么要讲?”李世民又淡淡道。

    “有”李泰冷然道。

    “好,你且道来”李世民看了眼李泰才慢慢道,心想,若不是要演戏给外边那帮子等消息的看,朕也不用这么麻烦吧,即便今天朝政唱得还不错,可,今天这事即便传出去,怕是依然会有阻碍吧,不过,青雀这演戏的法子还真不错啊,对朝堂之外的众人做戏。

    “圣人亦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亦曾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我大唐不仅将西汉之后衰落的北方水利大肆复兴,且关中水利更是得到恢复和改造。其为我大唐对农业的重视,亦可看做我大唐对农民的鼓励重视和关心,综观我贞观,亦无贪官污吏一人,这是历代以来最好的一朝,亦是对农民百姓做公平的一朝”李泰丝毫不吝惜他的赞赏,亦赢得众位大臣的好感。

    “既然我大唐如此重视农民,那么,为何不让其得到其该有,让你不会失去其该有的,如此,则民心所向,陛下亦一呼百应,则我大唐长剑所指,莫有不敌者。而均田制的漏洞,无疑是令其瓦解的前兆,亦是我大唐将来发生矛盾,混乱等的起源”李
>>>点击查看《初唐逍遥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