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 > 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47章 忠诚即荣耀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 章节目录 第247章 忠诚即荣耀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忠诚即荣耀。

    看着面前五个马马虎虎还算过得去的毛笔字,朱有兼重重地吐了一口大气,把手中的毛笔递给了王

    承恩。

    这五个字就题在皇家军官学院正门的大石块上,为的是培养和提升士兵心中的荣誉感和忠诚度。

    为了练习这五个毛笔大字,他可是在陈圆圆和李香君的督促下练习了整整二个月的时间,没办法,

    这五个字,没人能够替代,必须由他亲自书写。

    朱有兼练习书写和两位爱妃的督促期间,难免发生一些不可描述的小故事,他美日其名,是为了练

    习定力,定力练好了,字才能写得好。

    两女羞得无地自容,不过,圣命难违,她们也只能陪着皇上荒唐了。

    皇家军官学院还在紧张的施工中,确切地说,绝大部分都已经封顶建好,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按习俗,要等全部装修完成后,再挑一个好日子剪彩,宣告皇家军官学院建成,但朱有兼没有这个

    耐心,他随便挑了一个小吉日,剪了个红带子,就算开张大吉了。

    皇家军官学院的首批学生有二百一十七人,除了十几个想要努力上进,毅然参军入伍的世族门阀的

    子弟外,其他的全是清一色的农家子弟。

    本着自愿的原则,朱有兼在刚组建没多久的皇家第三团和刚征召的皇家第四、第五师的新兵里头筛

    选出了这么一点学生。

    所有出身农家的学生都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首先得教他们读书识字,最起码得达到小

    学的水平才算正式录取,否则退回部队。

    既然是学生兵,体能训练,队列训练等基本的军事科目都少不了,和新兵的训练没啥区别。

    如果要说有区别,那就是伙食方面的待遇比在军队里要好得多了,餐餐都有肉片,青菜油水充足,

    白米饭白馒头管够。

    最关键是他们当兵是为了混口饭吃,当军官的待遇要比当兵的好多了,谁不想当官呐?

    皇上可是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也正因为这么好的待遇,所有学员都舍不得放弃,也害怕被同伴嘲笑,一个个都拼命地学习文化知

    识和努力训练,考核时全部达标,也算是开门红,给朱有兼长了脸面。

    报名军校的竟然没有一个读书人,多少让朱有兼有点失望,大明重文轻武的风气还是太根深蒂固

    了,看来还得提升军人在社会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才行,不过,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他不急。

    等过个二三年,当兵的吃香了,不怕那些读书不争先恐后地跑来参军入伍。

    忙完军官学院的事,朱有兼又转去皇家第四、第五师的驻地,看着所有新兵在教官的收喝下,满头

    大汗地进行各种军事基础训练。

    朱有兼心里清楚,这两个新组建的新兵师,包括刚组建没多久的皇家第三团,因训练时间不够,短

    期内是无法形成战斗力了,只能充当预备队,用来补充一线部队的战损。

    不过,平时多训练,战时少流血,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教官们往死里操练,所有新兵虽然被折腾得

    哭爹喊娘,苦不堪言,但却没人当逃兵。

    原因很简单,放眼天下,没有哪支军队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就算累死在训练场上也不会放弃,更不

    会当一个让人笑话,家人都抬不起头的懦夫逃兵。

    再说了,就算真的死了,皇上发给的抚恤金也多,如果省着花,也足够家人撑上一年半载了,有啥

    好担心的?

    “皇上,襄阳锦衣卫的密折。”
>>>点击查看《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