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 > 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7章 《大明报》3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 章节目录 第67章 《大明报》3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千百年来,折扇是读书人出行必备,也是撩妹泡妞不可缺的神器,但现在,折扇已经落伍了,手里

    没有一张《大明报》,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读书人。

    还有,去青楼狎妓喝花酒什么,手里没有一张《大明报》,会被姑娘们鄙视,甚至冷落,让你尴尬

    得无地自容。

    甚至连那些横行无忌,走螃蟹步的纨绔们不再拎着鸟笼子什么的逛街,手里握着一份卷成圆筒的《

    大明报》耀武扬威,凸显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

    拥有金手指,能未卜先知的朱有兼都没有想到,《大明报》会有这么多作用,成为引领大明时尚的

    王者。

    也有人好奇,《大明报》投入越多,那岂不是亏得越多?不过也不奇怪,毕竟皇帝是大明朝最大的

    地主,银子肯定多得花不完。

    其实,《大明报》前期是亏得一塌糊涂,直到有一天,一些商人看到副刊上有人广告求购信息或出

    售房产等供货信息时,终于反应过来,《大明报》竟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慢慢的,类似这样的求购和供货信息多了之后,经济副刊已经成为了商人们每天必看,甚至打广告

    的信息交流地之一。

    广告嘛,前期是免费的,但版面就这么一点,为了争抢一个广告位,财大气粗的商人们直接掏钱买

    广告位,大家都是有钱人,争的是一口气,自然引发了价格战,最后是价高者得。

    在有心人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为争夺一个广告位,价格战时有发生,也造成了广告位的价格居高不

    下。

    这就是《大明报》唯一的收入来源,一个月结算下来,扣除所有成本、工钱等费用后,还有不小的

    结余,原本免费供应,赔大钱的《大明报》竟然盈利了,着实惊掉了包括狗头军师吴不为在内的一些人

    的下巴。

    《大明报》的盈亏帐目属商业机密,知道的仅报馆馆长吴不为和负责帐目的帐房先生,对外一律宣

    称赔钱,是大明崇祯皇帝给大家的一个福利罢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大明报》虽然成了大明皇朝的第一大报,是大明皇帝给世人的一个福利,让人

    津津乐道,但却有一些官员上书弹劾崇祯皇帝尽干一些没用的事,还劳民伤财。

    如果把这些钱投入到军方,能多招一些士兵,多买一些武器盔甲,前线的压力就不这么吃紧,能够

    抵挡清军铁骑和李自成、张献忠两贼的进攻。

    如果投入到地方,能够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等等。

    东林党的一众大佬反应过来,一度打起《大明报》的主意,想以势压力,从崇祯皇帝的手里抢夺《

    大明报》,掌控社会舆论,但让人仔细算了一笔帐之后,都放弃了。

    投入太大,整一个赔钱货,一点都不划算。

    “老吴啊,把这些人的名字给朕记下来。"朱有兼笑眯眯的对狗头军师吴不为说道。

    敢上书弹劾他的官员,里头可能有几个真正忠君爱国的,需要慢慢的调查考核,合格后,他会重

    用,至于那些弹劾他的奏折,都让王承恩给处理掉了。

    “是,皇上。"吴不为应诺,老老实实的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在小本本里边,心里却不以为然,甚至

    有点不屑。

    这些官员都是通过全国大考,经过层层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经过殿试,脱颖而出的状元、榜

    眼、探花等大学霸,好象真有满腹才学,但可能是读书读傻了,全是鼠目寸光之辈,又怎知皇上的雄才

    大略?

    现在的吴不为,已经被朱有兼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妖孽折服,而且他发现,朱有兼所说的,所做的,

    似乎都正确,也因此渐渐的成为了一个铁杆皇粉。

    朱有兼也知道自己表现得太妖孽,但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被拉去切片,因为他是大明的皇帝。

    主要是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他需要抓紧时间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免象原时空的历史那样,被

    李自成逼得自挂东南枝。

    姨,朕好象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点击查看《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