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依山傍水 > 依山傍水目录 >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絮语(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依山傍水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絮语(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的时候,因为买不起皂角,那得吃下去多少病菌啊。尹诗韵曾想过做廉价肥皂,可是肥皂是用含脂肪酸的油和碱发生皂化反应做出来的,他们连油都吃不大上,别说做肥皂了。而且最简单的肥皂,是源于埃及的,皇宫里有厨师打翻了油,才用草木灰擦地,无意中发明出来的雏形肥皂,如果有了油和草木灰,那又何必做需要现代工艺才能做得到的廉价肥皂呢?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如何从黄豆里面榨出油来?曾经看过培育大豆的朋友在实验室里提取豆油,因为用量少,是把豆子磨成了粉,用正己烷萃取的,目前哪有正己烷啊?更何况用了有机溶剂,还有谁敢吃啊?

    正在绞尽脑汁想,突然闻到一股麻油香味,终于找到门路了。人家怎么榨芝麻油,那就可以怎么榨豆油嘛!于是,兴高采烈地吩咐陈厨娘给我煲个黄豆焖猪蹄,便去看娘亲了,改天再去城里找找榨芝麻油的作坊。

    很快,我的树屋建好了,让我兴奋不已,不过老爹怕有人潜入堡里会躲到里面,不安全,考虑再三建议拆掉它。我不太高兴,便在屋顶挂满了小铃铛,像我这样的高度,趴着或坐着都会响个不停,更别说大人了,于是拆这件事就作罢,我安心地拥有了我的小木屋。

    有了这样一个私人领地的好处是,可以从书房里搬很多书进来作装饰,不管是浅显的还是高深的,于是我又多了一个可以安静看大部头而不让人怀疑的地方了。坏处则是,我一爬上树屋,辛巴就在树底下叫个不停,很不甘心我把它留在了地面上,于是又让燕师傅给我做了个大笼子,我则从他那边搜到好几个滑轮,据说是以前堡里用来吊东西的,自行动手做了个组合滑轮,其实也没有什么的技术含量,初中生都懂的道理,用了三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而已,这样拉辛巴就省了很多力气。不过有一天,我把辛巴从树屋里吊到地面上的时候,发现老爹正在看我们,心里不由得打了个突,难道我又表现异常了?

    我的学琴进度依然缓慢,蔡夫子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抱怨,棋和画这两门课也相继开了。说实话,也不懂围棋,我只有象棋下起来还有两下子。读书的时候,流行五子棋,而我也是寝室里最糟糕的那个,没天分。不过,现在学棋,总比学琴好吧!背背棋谱,再加上曾经看过一部叫棋魂的日本动画片,多少还有点架势在里面,我又没打算成为一代高手,娱乐娱乐而已。

    画么,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在现代我只会素描以及欣赏下别人的画作。现在,蔡夫子给我看的那些画里面,除了人物画我认为比例有些失调外,其他的我都满欣赏的,而且确实让我产生了兴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巧。不过,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我只是拿这个来娱乐娱乐自己,打发一下时间,没打算成为什么人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娘亲的肚子也大了起来,冬天就在这样来了。因为天气冷,我的功课就没有安排得那样紧了,经常窝在房间里,生上一大盆炭火,抱着辛巴,看柳叶柳眉做些小鞋小袜小衣服的。

    有一天,看得我心痒痒的,便也动起手来,不过我做的不是鞋袜衣服,那些都太高难度。我就会简单的,比如布书,把她们用剩的布料做成本书的形状,再把零碎的色彩鲜艳的布头减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缝到布书上去,以前帮隔壁的单亲妈妈做过,不过那时房东太太有一本大书教怎么做,还有缝纫机,现在全得自己回想,还全手工。就这样,也做了好几本小布书出来,我认为可以充分激发小家伙的想象力了,便把剩下那些颜色鲜艳的布料又剪了缝成三角锥、圆锥、圆柱等等各种立体几何形状,中间还放进去几个小铃铛,填上蚕丝,看着那些模型,我觉得我都可以去教书了。

    这玩心上来,便一发不可收拾,还跟柳叶柳眉比划着,让她们做些手偶。以前隔壁那小家伙黛西不吃饭或者哭鼻子的时候,我们都是用小手偶对付过去的,估计这办法古今中外都凑效吧?结果一个冬天下来,我们战果颇丰,鞋、袜、帽、布书、几何模型、手偶还有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玩偶做了一大堆,最好玩的是柳叶根据辛巴的样子做的几个不同姿势的小狗布偶,活灵活现的,辛巴天天都围着它们转,特别逗趣。待春天雪融了后,我给尹诗韵捎信,还给她捎上了一套小辛巴,后来她给我的回信说那套小狗太可爱了,她也忍不住养了条小母狗,说正好可以和辛巴配个对。

    很快,就到了娘的生产的时候,那一天,我和老爹紧张得要死,就在卧云居院子里打转。前世本科实习的时候,在妇产科呆过两个星期的时间,知道在现代,生产都不算容易,第一天实习就见过流产下来成型了的小胚胎、已经生下来却被脐带缠绕得没了呼吸的孩子,那是我第一次直面赤裸裸的死亡,虽然以前在解剖课上接触过尸体,不过那些尸体都已经存放很长时间了,不似那样活生生的生命就在眼前消逝,那天的记忆让我一生都受到了影响。

    现在在各种条件都不发达的古代,虽然知道娘还年轻,胎位正常,接生婆经验丰富,还有陈医师在一旁待命,也不由地向老天爷祈祷一切平安顺利。

    经历了大半天的折磨,娘亲终于平安地生下来了一
>>>点击查看《依山傍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