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破局 > 破局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9章 女校长的意图(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破局 章节目录 第39章 女校长的意图(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之前,他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件某市副市长得罪知识分子的事:某市有一位不怎么出名的学者因公去一个中美洲国家。到那个国家后没几天就心脏病突发,但那个国家是一个“欠发达国家”,医疗水平极低,使馆的医生就建议学者回国治疗。可是,通往国内的航班,一个星期只有一趟。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学者所在市的一位副市长访问中美洲,那个国家是最后一站,第二天就回国。于是,在使馆医院一名热心肠的医生的帮助下,学者第二天登上了副市长回国的专机。大约半个小时后,副市长的随员登上专机,他们都看到了学者,但谁也没问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专机带人就和火车带人一样,说不定就是站长的亲戚或者是机组人员的朋友,最好不要问。副市长最后挥着手上来了,一眼看见坐在机舱后面这张陌生的脸孔,马上耷拉着脸,大声呵斥道:“你是哪个单位的?”学者赶紧自报家门。副市长想了一会儿再次问道:“你怎么上的飞机?”学者为人师表一辈子,从不说谎,直接把上机原委告知副市长。副市长听后大怒,指着机舱门道:“这专机是给你坐的吗?你给我下去。”学者几乎是捂着面孔和心脏下去的。就这样,学者在那个国家大病一场,差一点把老命都留在了那个国家,后来好不容易回答国家,但躺在床上养了大半年方才痊愈。说来也巧,学者康复不久,正赶上市里召开人代会,学者是市人大代表,就联合了一些同道,指名传唤那个副市长质询。副市长起初还不在乎,自认为自己久经沙场,学者奈何不了他,可没几下,就招架不住了,最终在人代会上落选,灰溜溜地离开那个市。

    当然了,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学者一个人是没有把副市长拉下马的力量的,任何一个高级干部下台,真正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政治,也就是说,学者的冲那位副市长发难,给那个副市长的对手提供了一个机会。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人在马路上摔倒了不要紧,马路上过来一辆车也不要紧,怕的是你摔倒的同时,正好过来一辆车。

    从这个故事中,周黎明也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得罪知识分子,可以给自己的下属施加压力,但必须给知识分子予以自由,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表面上的。

    再说了,学术界还有不少的人大代表,他们手中的那一票也尤为至关重要。鉴于如此,绝对不能在这个非常时期得罪眼前这几个知识分子。

    因此,等两位老师坐在沙发上后,他语带关切,轻声问道:“你们有申请报给吗?”

    中年男人急忙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申请报告,双手递给周黎明。

    周黎明一目十行,大体看了一遍,基本明白了两位校长的意图,他们是向政府申请建房补贴给教师建教学楼改善教师住房条件的。(现在已经取消福利房待遇,任何单位都是自己筹资自主建房,所以,市二十八中只是申请五百万的建房补贴。)

    二十八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是经济开发区落户那里之后建起来的一所新学校,由于是政府投资跟不上,教学设施滞后,尤其老师的住房问题,一直没得到妥善解决。

    年前的时候,周黎明去开发区调度回来的时候,正好经过二十八中,心血来潮,就带着一伙人走进了二十八中,并随意走进了老师家属院中。

    让周黎明没想到的是,这些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的住房竟然都是两间极其简陋的茅房。

    随意走进一位老师家,周黎明发现,或许是为了挤出点空间的原因,那位老师在院子里紧挨着客厅的地方搭了一个木棚,当作厨房用,其客厅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在客厅的中间,用几块破旧的木板隔出了一个空间给孩子住,这样使本来就很狭窄的客厅显得更加拥挤,再放上沙发、餐桌,几乎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从那位老师家里出来后,周黎明又走进了另外几位老师家中,几乎所有老师家里的格局都和先前那位老师家里的格局一样。

    从二十八中回来之后,周黎明心中感慨万千,立即把情况汇报给了张昭才,并提议能从市财政拨出一部分资金改善二十八中教师住房问题。

    但是,张昭才一句“财政没钱”把他给顶了回去。

    现在听蒋校长提及教师住房问题,周黎明的脑海中不由得又浮现出教师住在低矮的草房中艰难生活工作的情景。

    不过,二十八中申请的建设款不是小数目,他一个人也决定不了,必须拿到市长办公会上研究过后才能做出决定。

    因此,他停顿了一下,道:“这种事我不好直接插手,你们还是去教育局反映吧!给教师盖宿舍楼,改善教师居住条件是好事,教育局会全力支持你们的!”

    蒋文英叹了口气说:“周市长,不瞒您说,这份报告很早之前我们就报给教育局了,可是至今都音讯杳茫。所以,我们才来找您,如果您能在报告上批一下,教育局就会一路绿灯了。”

    周黎明知道眼前两位校长能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反映问题是要鼓足勇气的,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有一个习惯,能不见官尽量不见官,而且两位校长此行又不是为了
>>>点击查看《破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