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隐相 > 明末隐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83章 风欲静雪不止(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隐相 章节目录 第583章 风欲静雪不止(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凤城。

    很难形容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池。格局是大明的城池的格局,典型的“井"字布局,但是,在这布

    局中,却是多了很多在大明的城池里看不到的其他风格的建筑。

    说不出来什么味道,反正总是感觉有些不伦不类的。

    当初在这里建城的,肯定是大明人,只不过自从后金兴起之后,这凤城大概是就是第一批硬生生的

    从大明手中夺取的城池,后金人迁移了不少的人过来,但是,城里的百姓们,大多还是“大明人"。

    理论上的大明人而已。

    即使是李自成率军打下了这座城池,也没有将这种城里的那些操着大明口音的百姓视为大明人,而

    是对整座城池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对整个东路军而言,这是全军都已经进入了敌人的腹地,敌城的百

    姓,自然也是敌人。

    城里留下的后金鞑子几乎没有多少,大概是因为这座城池位置本来就不算重要,地势也不险峻,在

    这里驻扎重兵没多大的意义。

    东路军推进到这里来的时候,城里的守军也就是几百个汉军旗的敌军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然后死

    的死,逃得逃,不成气候。

    更加令李自成气愤的是,这里本来算是盛京到宽甸的一个中转城池,粮草军械应该都是储存了一些

    的,但是阿敏率军到来之后,几乎是将大部分的粮草军械都席卷一空了,那些他们拿不走的粮草和军

    械,直接就是一把火给烧了,除了留下城里一两万的百姓,几乎什么都没给他留下。

    城里的逃亡早就开始了,而李自成打下凤城之后,也没有阻拦城内百姓的逃亡,到现在已经半个多

    月过去了,城里能跑的也跑得差不多了,至于不能跑的,那是实在是跑不掉和没地方可以去的人,这些

    人被李自成纠集了起来,派到城池附近搜刮粮食。

    有的人一去不回,也有的人带着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粮食回来交差了,对这些人的死活,李自

    成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他知道他追击的那一支鞑虏大军,就在凤城的四周,但凡想知道凤城里的情况,

    这些派出去搜刮粮食的人,就是最好的探子。

    鞑虏不会放弃和这些人接触的。

    当然,反过来李自成也可以从这些探子身上,找到这支鞑虏大军的踪迹。

    天气愈发的冷了起来,反正在城里再怎么不堪,也比在这个季节里的风雪中扎营在旷野里舒适,东

    路军并不是一支孤军,在他的身后,可还有整个宽甸的明军在支持着,如果比谁更熬得住,李自成绝对

    相信,外面那支鬼鬼祟崇想战而又不敢战的鞑虏兵马,绝对熬不过自己。

    “怎么样!"

    许显纯从外面走了进来,派人百姓出去搜刮粮食的计策,就是许显纯提出来的,而如果从这些百姓

    的身上找到敌人的踪迹,也是许显纯的长处,具体怎么做的,李自成就不问了,反正据说这位许镇抚,

    干这种事情比起他东路军里任何一个人都要内行。

    “已经足足三天没有鞑虏的消息了!"

    许显纯哈了一口热气,使劲地搓了搓手:“三天前派出去的人,回来还能打听到点端倪,但是这几

    天出去的人,几乎没有鞑虏的接触!"

    “不可能吧!"李自成摇摇头:“上次你探听出来鞑虏大营的方向,派出去的查看的斥候回来了没

    有?"

    “人去楼空,早就一个人都没有了!"许显纯叹了口气:“咱们去得迟了,鞑虏已经离开不止一天

    了!"

    “这样的天气,几千人驻扎的大营,说换就换?"李自成脸色凝重:“而且,他们还携带着不少从

    凤城带出去的粮草军械,那么多的战马,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吧!”

    “我也觉得奇怪,沿着他们曾经驻扎过的地方朝盛京方向派人查看了几十里,不过时间久了一些,

    风雪掩盖了大部分的踪迹,几十里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踪迹了!”

    “跑了?"李自成问道:“这是打算等到开春再见分晓吗?”

    “不好说!“许显纯摇摇头:“幸亏这一场大风雪下来之前,咱们占据了这凤城,若是再迟那么几

    天,只怕咱们也顶不住这鬼天气!"

    他又哈了口气,使劲地搓着手:“这鬼地方太冷了,军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冻伤的,咱们的炮队和火

    铳队的大炮和火铳,在城里尚且没事,这要在外面野战,真冻住了也是一个大麻烦!”

    他想了想:“咱们的粮队没问题吧,军中取暖可以在城里拆屋子烧,但是若是锻炼可就麻烦了!”

    “第一批从马兰峪押运粮草的粮队已经来了,光是在第一批送来的粮食,就足够全军吃半个月的,

    咱
>>>点击查看《明末隐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