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诸道九论 > 诸道九论目录 > 章节目录 八十章 度天下百万众生 兴社稷千古留名(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诸道九论 章节目录 八十章 度天下百万众生 兴社稷千古留名(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几次寒暄过后,只听郭敬之言道:“本刺史怕此番来迟,已让犬子已领十余骑先行一步,应该比本太尉早到几个时辰。”

    众人想听了均想:若突厥人此刻未退,这十几人又有何用??

    薛嗣通道:“令郎已到清河镇,不久之前还与突厥人交过手,令郎当真神勇,将二员突厥猛将击退。郭兄有子如此,当真羡煞旁人!如今老夫安排他在府衙歇息,方才已派人去请,片刻就到。”

    公孙俊冲听了,心下一怔,正想之间,忽听韩振芳惊到:“怎地是他!?”

    众人见一少年郎走进正厅,十三、四岁的年纪,白戈雪甲,手持银枪,正是公孙俊冲之前遇到的少年,便是这少年击退统叶突力和阿史那索哲。

    郭敬之向众人言道:“这便是犬子,子仪,你....”郭敬之想了一下:“....先拜祭一下任门主,再言其他!”

    “是!”那少年应父命而行,拜祭任轻狂!

    众人均想:原来这少年唤作郭子仪!

    “任门主乃文阁六阳之首,天下才子敬仰其学识自不必说;如今为国而逝,风骨更是我等武人之样....”郭子仪年纪不大,这种场面似乎早已见惯,故能滔滔而言。

    待他拜祭之后,薛嗣通对郭敬之言道:“好,令郎手足拿捏之间,游刃有余,颇有将帅之姿!”

    “薛兄休要夸他!”郭敬之又对郭子仪言道:“子仪,这里你年纪最小,在场之人均是你的前辈,薛县令和莫帮主自不必说。今日算你有幸,八教高人亦在此地,你当多亲多近,向几位尊长好学一些才是!”

    “这个自然!”郭子仪言毕,先向杨飞行礼:“子仪先谢过杨大哥掠阵之情!”

    杨飞一笑言道:“郭兄弟年少英武,便是无有杨某多事,几个突厥鞑子也绝非郭兄弟对手!”

    郭子仪敬道:“杨大哥过奖,谅子仪年少,能有多少能为?今日若不依仗杨大哥言教首徒威名,岂能退敌。”

    杨飞只道一句:“客气!”

    公孙俊冲听罢,心道:原来我观战之时,杨飞亦在当场,我却丝毫不知!?便是这孩童身处战局之中,亦能察觉杨飞踪迹.....想到这里,不禁心下黯然失意......

    “年纪虽轻,亦知礼让谦恭,身却焦躁。将来必成大才,此语在令郎身上岂为客套之语!?”薛嗣通对郭敬之言道,后者一笑,道了一声:“莫要取笑!莫要取笑!”

    郭子仪转身对陈轩言道:“这位是道教的陈大哥,我们算旧识了,一向可好?!”

    众人望向陈轩,连他自己都是愣在当场,既想不到郭子仪问候的第二人便是自己,更记不起自己何时见过他了,连忙回道:“一向安好,恕在下愚钝,不曾记得何时有幸,与郭兄弟有一面之缘?”

    郭子仪言道:“四年前,家父曾带子仪去紫阳山,拜会过贵教徐掌教,当时有缘和陈大哥见过有一面。”

    陈轩想了片刻,仍是记不起何时曾见过郭子仪,但他也知后者所言非虚:常有豪门贵士、官宦商贾拜会徐凌子,而自己这些年来大多时间也是侍奉在师父左右,识得自己的之人确实多过自己认识之人。

    郭敬之身为一方刺史,携子拜访徐凌子并非奇事,想到此节,陈轩回言道:“原来是家师故友,还望郭兄弟和刺史大人恕在下善忘之故。”

    “陈少侠客气!那年犬子不过十岁上下,少侠自然记不得!”郭敬之一笑回应,又对薛嗣通言道:“本刺曾带犬子拜过佛、道两教,但二教掌门皆不肯收录门下!”

    薛嗣通听了一奇:“以令郎才资,岂会如此!?”

    郭敬之点首,言道:“佛教掌教谛涅槃,曾与犬子相面:说犬子此生法身与佛门无缘,但一生作为却不离佛性,出家只度犬子自身一人,入世却能度化天下万千众生。而道教徐掌教也为犬子卜卦,言道.....”

    “此子乃是白虎星转世,六阳之首,心中挂有万民社稷,再难一心索道。此子之道,只能在世俗中修方有大成,而非如我等俗子一般在深山中打坐盘禅。”出言的竟是陈轩,他一直思索过往,终于记起:“那次郭兄弟走后,家师一直叨念‘可惜,可叹’,其实家师极欲想收录郭兄弟入门,在下也曾问家父既是如此,又为何却了郭兄弟?”

    “徐掌教如何回言?”唐思遥急忙问道,陈轩言道:“家师说若是收了郭兄弟,最多兴旺道教一家,但郭兄弟此生功德乃是振兴社稷万千之家,他万万担不起这‘独善其身而穷尽天下’千古之责。”

    莫平生听罢言道:“能得佛、道两位掌教如此之言,郭世侄日后前路无限,日后必将名聆史册。”

    郭子仪正色道:“佛道高人随口应托之词,子仪未曾于心,前辈何必说笑!”

    众人闻罢,心中均想:佛道收录门徒,并非全然看重武艺资质,如此岂不与一般的武林门派苟同?此子固然武艺卓绝,雄姿爽朗,并非磨心练性之辈、参悟禅道之徒,佛道拒他,并非无理。大半是看其父乃是四州刺史,面子上也需得说些
>>>点击查看《诸道九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