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窃国 > 窃国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84章 转运使大人凭何自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窃国 章节目录 第484章 转运使大人凭何自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星楼高层人员众多,有左右二使,摘星十长老,除此以外还有红绿黄白紫蓝黑白八位使徒,他们各自掌管一千余名摘星人。

    另外,摘星楼还有神曹三官、天曹三官、地曹三官,法曹三官。

    四部三官各自分管负责楼中的事务,神曹三官这三人主要负责奇闻异谈、山精野怪、祀神教派等情报的搜集和监察,凡是涉及鬼神教派的事,都由神草三官负责。

    天曹三官主要负责网罗药方、采药炼药,平时接受老百姓治病看病的委托。地曹三官负责侦查监视各州军政豪强的动向,搜集三教九流的情报,同时接受刺杀、寻人、搜尸、跟踪等内容的委托。

    法曹三官负责审理裁决下面的人报上来的委托及楼中惩罚奖赏的事务,审理之后再报与刘疑知晓,请楼主刘疑做最终裁定。

    若是刘疑不在,则由左右二使接手。

    四部三官的十二人是给刘疑出谋划策的人,最受刘疑倚重,与这十二个高层的文职人员相比,摘星十长老及八位使徒则是摘星楼的打手,负责执行刘疑的决定,一般不参与决策。

    刘疑将神曹三官派去曾州,显然是想迅速打开曾州局面。

    神三官将长孙启绑架到住处后,当即向长孙启亮明了身份。

    长孙启对摘星楼有所耳闻,知道这是个神秘莫测的江湖组织,但他也清楚摘星楼和朝廷的关系十分亲密,望月谷一战的动静很大,有识之士大都知道。

    长孙启虽身处曾州一角,但目光没有局限于此地,他一直都对庙堂和江湖保持着关注。

    得知面前三人的身份后,长孙启有些吃惊,他怎么也没想到摘星楼的人会寻到自己,之后他询问神三官的来意。

    神一官表示,我等是来给转运使送功劳的,一桩天大的功劳,足以保证长孙家世代荣华富贵。

    神二官却说是来给他排忧解难的,神二官说,转运使有血光之灾,全家即将遭受杀身之祸,而转运使却浑然不觉,因此特来给你指路。

    神三官静坐不言。

    长孙启听罢,便先问神二官,我活得好好的,有什么祸?

    神二官道:“曾州战事将起,孙辅国授首之日已不远矣。若孙辅国死,转运使大人作为孙辅国手下的干将,安能不被问罪?况曾州百姓苦孙久矣?十三郡民心沸腾,只待零星火花就可成燎原之势,到那时,转运使大人凭何自立?”

    这话很露骨,外面要对曾州动手,而孙辅国战败是必然的事。

    到那个时候,即使朝廷不问罪你,愤怒的百姓也会将你杀死,现在是给你一条路走。

    随后长孙启又问神一官道:“敢问功劳是什么?”

    神一官道:“配合朝廷行动,摘星楼自会保你活命,如你同意,不久后将会有人与你见面。”

    长孙启虽然像个正人君子,但也难保不会反水,因此刘疑就先派神三官先来,若是长孙启有意,再让朝廷大臣与之接洽详谈。

    若是朝廷的人先与长孙启见面,难保长孙启在得知朝廷即将对曾州用兵的消息后不会将朝廷的人擒下,然后拿去向孙辅国邀功表决心。

    毕竟要是他先得到了消息,就可以快马报告孙辅国,然后曾州十三郡就提前有了反应,到那时朝廷就失去了先机,只能与曾州力战,不能暗度陈仓将孙辅国打个措手不及。

    但神三官先和他见面却不一样。

    神三官能在南桃郡城将他无声无息的绑架,自然也能让其无声无息消失,到那时神三官还很有可能会杀害他全家,以做到斩草除根。

    这一点,长孙启非常清楚。

    谁先与长孙启见面,关乎此事成败。

    之后神三官与其聊了一会儿就将其放走了,长孙启消失太久不是一件好事,他家里人要是足够警惕,肯定会发现异常,故而神三官并没有耽搁他多长时间。

    长孙启回家后,开始思考这件事的利弊。

    永朔朝进士出身的长孙启知道自己深受国恩,所以相比于残暴不仁的孙辅国,忠君思想比较强的长孙启更愿意效忠朝廷,之所以委身事贼,是不得已而为之。

    孙辅国残暴不仁,贪婪无度,曾州饱受其害,自己劝阻几次,不但无果,反而还遭上官毒打。

    这样的人,早该死了。

    ……

    当天晚上,长孙启做出了决定。

    两天后,临江朝廷的特使秘密抵达南桃郡,在神三官的安排下,双方得以见面。

    得知面前的老人就是朝廷的御史大夫,长孙启十分惶恐,他没想到天子派来的特使居然有这么足的分量,当晗王刘仙之表明身份后,长孙启整个人已经陷入了狂喜。

    皇族王爷和御史大夫充当特使,足以表明刘玄对他的重视,长孙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狂喜。

    待长孙启稍稍平静了一些,杨敬说道:“长孙大人委身事贼近十年,辛苦了,但朝廷并没有忘记长孙大人,今曾州战事将起,天子惦记长孙大人安危,故特派杨某与王爷前来南桃与长
>>>点击查看《窃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