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求生手册 > 三国求生手册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29章 上钩(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求生手册 章节目录 第429章 上钩(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是左手盾右手刀的配置。

    不过考虑到攀援攻击的原因,这一拨元氏本营战士们所持的盾牌都是轻便的圆盾或者皮盾,对上防护能力比自己更强的贼兵们就有点吃亏。

    这股贼兵们被压在飞燕寨中攻打了几天,心里也都憋着一口气,眼下战况顺利,更是人人果敢杀意滔天。

    铜头将厚重的环刀挥舞得霍霍生风,左手大楯也是大开大合,面前的常山兵几无一合之敌,竟然被他带着人冲出了寨墙下百余步,只消他们再冲上百余步便能与山下的张临所部援兵会合到一起。

    铜头一马当先冲在前方,用厚重的大楯把面前一个敌人连人带兵器拍倒在地。

    正当欲要抬起手中的环刀补上一刀的时候,在那名讨逆营将士的身后传来一声大喝,一杆锋锐无比的长槊在大喝声中疾刺铜头的面部。

    铜头头上戴着的铁胄是抢掠自某个县城武库中的精品,内衬是牛皮底子,外边密密实实包裹着铁札片,等闲羽箭射在铁胄之上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然而铁胄若是对上疾刺而来的枪矛就不够用了,即便不会被刺个洞穿,那巨大的冲击力也能让人头晕目眩。

    更何况,面前那一下刺击十分精准,对准了他铁胄下方并没遮护住的面门,若是被刺中必无幸理。

    面对如此危局,铜头原本只消抬起盾牌格挡便可,但用来防护的大楯刚刚被铜头用来拍击,一时之间收不回来防御。

    在生死存亡之际,铜头哪里还顾得上追砍倒地的敌人,强行往后退开半步,上半身往后一仰,避过直刺面门的槊刃,再用右手环刀往面前一格,防止敌人长槊变招。

    虽是仓促应对,但铜头身大力强,一下子就把槊刃给格开了几寸,脱离了险境。

    而面前的来敌也并没有乘势追击,而是抢上一步,站在倒地的袍泽身旁道:“快站起来,到我身后去!”

    那个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刀盾兵忙不迭手脚并用爬了起来。

    待他爬起来后,才认出刚才救了自己一命的正是石邑营第一曲假候卫恂,忙说道:“谢过卫军候营救。”

    卫恂却没空与他废话,喝道:“快退回去,别碍事。”

    一边说,一边退开半步,用长槊虚刺了一下,制止了面前铜头欲要往前冲上来的势头。

    卫恂在平丘老家的时候,最拿手的便是刀盾,因为县卒里平时也不需要什么列阵而战,拿着刀盾缉捕盗贼最为方便。

    在加入颜良麾下之后,倒是十分刻苦地训练了每一种军中常用兵器,但平日里最惯用的还是刀盾。

    这其中有习惯原因,也因为他所用的环刀、甲胄乃是那一次比武时,颜良亲自授予他状元的奖品之故。

    不过在教导营毕业的那一天,颜良在看过他悉心保养的环刀和甲胄后,又赐予了他一杆自用的长槊。

    在那之后,卫恂很是花费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去练习长槊在步战与骑战中的运用,以期不辜负颜良的赠予之厚望。

    眼下在山坡上的战斗,卫恂率领的步卒并未完全结好阵势,并不能最大化发挥出长槊阵的威力。

    以单打独斗而言,长槊并不及刀盾灵便,但卫恂丝毫不怵,手持长槊进退有度,始终用兵器的长度优势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以力量而论,身高体壮的铜头明显要优于卫恂,每一次劈砍都能把对方的长槊给荡开几寸,他所持的大楯比之汉军制式盾牌更要厚重宽大,锋利的槊刃刺在盾身上,也只能够留下几个印痕,并不能造成多大的损伤。

    然而卫恂的身法灵敏,手法既准又狠,铜头稍许攻得急切了一些,露出丝毫破绽,便会被瞄准面门、咽喉、小腹等要害位置刺去,逼迫他退后防御。

    但卫恂逼退他之后也并不着急抢攻,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姿态,倒把一半以上的精力用在防守上,打得是滴水不漏。

    铜头连续几次冲击都无功而返,直气得他哇哇乱叫,空有一身蛮力无从施展。

    铜头这最猛的一点被成功遏制住之后,他所率领的大楯兵前进的势头也放缓了下来,却是正落入了颜良的算计之中。

    在山坡下的张临也知道此刻正是进攻的良机,他稍稍调整了一下队列,以本寨中带出来的千余精锐为前军,其余各山寨贼兵殿后,骑兵在前,步卒在后,齐齐发一声喊便发起了新一波冲击。

    阻拦在张临面前的正是陶升率领的常山典农兵马,常山典农兵马是以陶升的五百老卒为骨干,征募各屯田部里的青壮组成的屯军。

    比起其余各营正规军而言,屯兵们成军的时间更晚,训练的时间也更短。

    虽然在老槐谷中,颜良派遣得力的军吏对这股屯兵加紧操练了一段时间,但单兵素质和组织力上的差距却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

    屯兵们打打顺风仗,追亡逐北,甚至打打寻常的贼兵倒也勉强应付,但当张临所部拿出拼命的架势猛攻之后,就有些难以应付。

    前些时日出使杨恪处立下功劳的大块头晏姜也率领一部步卒挡在最前方
>>>点击查看《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