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任行太白 > 任行太白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58章 廷争(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任行太白 章节目录 第358章 廷争(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点,还不如一开始就步进老丞相圈套,虽然落点面子,但总能得到点实惠。这下好了,一旦被那三个大佬联手挂起,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偏偏大家分利还是靠着他名头,好大一个暗亏!

    这个执掌京师几乎所有兵权的中领军倒是让司马白刮目相看,心道难怪庾亮要安排此人在京师维持周旋,确实是有真才实干的。

    不过也更有趣一些!

    “极是,极是,此内忧外患确为燃眉之急,”司马白拍了拍巴掌,接过话茬,“有道是关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险,兵锋之胜难破众志之城,京师或稳或危,归根结底,在于民心军心,不知诸君赞同否?”

    “国难初平,动荡仍在,民心思安,再经不起任何灾祸,而军心思定,再也打不动一场仗了,以某愚见,若要得这安定二字,说难是难,说易也易。”

    有人神色上已露鄙夷,这种摆高调弄玄虚在江左都是司空见惯的,乃是清谈最常用的方法,后面抛出的见解多半平平无奇,无非是想引人瞩目罢了。何况什么民心军心这些冠冕堂皇的东西,和满殿众臣在意的事情,根本是两码事。

    庾济更是暗笑,大家现在正谈生意,这司马白出力最大却偏偏只他蒙在鼓里。

    “安抚民心乃吾辈之责,军队不想打仗却也要看羯虏允不允,今日议的就是如何安定,武昌郡王既有高见,不妨赐教一二。”

    “六个字,只赏功,不罚过。”

    司马白伸了伸手指,仍是一脸认真,仿佛确然迂直一般,但矩相所望,一殿众人心思神色变化哪里能逃掉丝毫?

    他自顾说道,

    “赏功倒可以暂议,免罪却需即刻,某之愚见,便是谋反首恶,也都先一律赦了吧,如此降兵必安!”

    只赏功,不罚过?

    要以赦免降兵谋反大罪换取稳定?

    六个字一出口,大殿又是一片安静,众臣只觉匪夷所思,无不面面相觑。饶是满殿重臣宦海沉浮一辈子,这种荒唐话还真是头一次听到,尤其说的如此光明正大。

    倘若赦了降兵,这到嘴的鸭子不就飞了?

    庾济一怔,随即大笑:

    “荒唐啊荒唐,从古至今这赏罚分明方是正道纲常,还没听说有罪不论能够安定人心的?若人心如此可安,还要律法做甚?还有公理可言?武昌郡王此法岂非助长犯奸作恶?!何来安定人心...嘶...”

    正自滔滔不绝贬斥司马白的庾济戛然而止,仿佛被人掐住了喉咙,一肚子话硬生生咽了回去,眼珠子轱辘乱转只张嘴却没了声音,竟一个字也骂不出来了。

    他显然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

    方才司马白所说,不止民心,还有一个军心。

    那六个字,不止是针对降兵!

    北伐大业踌躇满志,结果打的山河破碎差点亡国灭种,尚书令征西大将军庾亮该追究什么罪失?西军上上下下一众将帅又该当何罪?死了的怎么论罪,活着的又该怎么论罪?!

    黄石滩大捷怕是也不能尽遮西军之前的一败涂地吧!

    其实大晋朝江左以来,对庾亮这等位极人臣的这些权贵,倒还没有深咎罪责的先例。庾亮固然难辞其咎,可各方说说情掉掉眼泪,再以一个黄石滩大捷倒也能敷衍过去。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般没人会也没人敢去抓着深咎不放。

    现在司马白把这事摆上了台面,如果有人否决了这个只赏功不罚过的提议,那这些否决的人还有什么脸面去为其他人说情?

    难道就只大国舅一人可以不罚过么!

    短短一瞬间庾济心中已经转了不知多少弯,他已经明白自己被司马白暗将一军,自己除了认怂别无选择。他若敢否了这六个字,那司马白下一步必定咬着庾亮不松口,那是连二国舅都敢斩的煞星,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但反过来一想,法不责众或许也不啻于一个好选择,横财难舍是不假,比起致命把柄操于他人之手,却也不算什么了。

    庾济重新打量起身后的这个年轻人,心中一叹:难怪大哥被他逼的举步维艰,宗室出了擎天柱啊!

    庾济失声的同时,王导和郗鉴不禁也陷入沉思。

    论罪,郗鉴东军比庾亮西军也轻不到哪去。但老太尉倒是坦荡,不太在意自己,愿意一人扛罪,早做好了贬谪打算,他心里最关切的是东军。

    不是东军的哪一个将帅兵卒,只是东军!

    这支朝廷重旅损失太巨大了,急需补充兵员,倘若从良民百姓中强行征兵,必然民怨沸腾,再激民变也是说不定的,世家大族们更不会割肉喂东军的,强征良民入伍,这条路走不通也走不得。而被裹挟的降兵正是现成的最佳兵源,哪怕有临阵举义的将功补过,摁一个流放充军的罪名,都算皇恩浩荡了。

    如果依照司马白的提议,赦免了这十几万降兵,东军去哪里招兵?

    东军一旦形同虚设,不是他郗鉴一个人的事,那是社稷之祸!

    郗鉴暗自摇了
>>>点击查看《任行太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