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祥瑞 > 大明祥瑞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65章远征消息(加一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祥瑞 章节目录 第365章远征消息(加一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张捷似乎也极享受这难得的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在解家村一直住了一个多月,期间在宜川知县等人见证下,拜解淳为义父,小雪为义母,以此表达大楚国君主对祥瑞神仙的无比崇拜之情。

    这自然是做给外人看的表面文章,实则表示解传捷已经回归解氏家族,而且张捷还当场许诺,以自己二儿子张平的名字改为解平,将来代替自己为义父母进孝。

    此举措受到乾兴皇帝的高度赞同,并且在大朝议上多次夸奖,并下诏明文天下,昭显明楚两国交往的高度和谐,并在宜川县解家村立牌坊以贺之。

    张捷在父母双亲恋恋不舍的泪光中,踏上返回大明京师的归程,在车轿中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低声啜泣不止。

    他知道此次一别,就是与父母双亲的终生一会,自己要远航重洋,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及独霸一方的**,所努力拚搏奋斗,再也不可能有重返大明,与亲生父母相见的机会。

    但男儿志在四方,他虽然极其悲伤难过,却不后悔自己今生做出的决断,让他这样一个心怀大志不甘人下的枭雄,臣伏于人下,看别人的脸色生活,才让他倍感生不如死。

    小雪望着儿子远去的车轿,趴在解淳的怀中痛哭流涕,四十余年思念不止的儿子,仅仅相聚月余便分别不见。

    即使她不知道解淳父子的密议之事,也能隐约猜想到此次一别之后,与儿子再也终生难见一面,这种彻骨的悲伤情绪让她痛不欲生,却不知道该如何渲泄出来。

    张捷顺利回到北京城内,又耽搁一段时间后,以国事为重求返楚国,乾兴皇帝挽留几次后,率领文武大臣恭送出京城。

    张捷的这次大明京师朝觐,很好的使两国关系更加和睦相处,两国海疆边域也不再发生摩擦事件,进入难得的和平生活中。

    不久之后,大楚王国向大明朝廷递交国书,自愿去掉楚国王号,以大明普通藩王名号治理楚王封地。

    乾兴皇帝与内阁重臣们几经商议,决定还是和平收复楚国为上策,既然楚王张捷已经屡次示弱有臣服之心,大明朝廷也不必再起兵挑衅征讨。

    经过多方准备的大明楚王张捷,借口东方海峡的一个国家对楚藩作出不友善的举动,实在是损伤大明楚藩的威名。

    盛怒之下率领长子张拓及精兵强将四万余人征讨该国,由于楚藩境内无有兵将守卫,特传次子解平接掌大明楚藩王之位,敬请大明海军舰队入楚境保卫楚藩所有的疆土。

    大明朝廷听闻有这种求之不得的好事,自然立刻做出决断,让大明海军进驻原楚国边境,正式敕封解平为大明‘楚王’的封号,取得该地的正式合法驻兵权利。

    解平此时获封的楚王封号,已经无法和张捷以前的‘楚王’相提并论,那时候张捷的楚藩是和大明齐王及大明鲁王一样的独立王国,只是名义上是大明的藩国而己,更不用说和之前楚太祖张玄和国王张捷时的独立王朝相比。

    现在解平只是大明境内一个普通的非皇室藩王,无有王府护卫军队,也没有任何一位王府属官,除了王府的财产和朝廷赐下的田产外,在军事上和政事上已经没有任何的特殊权力。

    消息传到宜川解淳的耳中,他对此事一点儿也不意外,只是对天长叹一声:“捷儿,还是看不透世间万丈红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权力,但愿他能心想事成。”

    好在张捷还知道留下解平,看样子是想让平儿回返大明境内,建立海外解氏旁支,代替他为父母行孝,以此抚慰解淳和小雪的心。

    又是一年匆匆而过,解平以自己心慕中华文化,向乾兴皇帝上表愿意全家迁到大明京师居住,希望大明皇帝能赐以文职在京师做官。

    朱载垦对此正求之不得,爽快的答应下来,自己善待解平的事迹,若能传遍天下各地,对自己将来征服更多的国家,有了更大的助益。

    为此他下诏厚封解平及家人,赐以豪宅田产等财物,让他以王爷之名进入翰林院,并赐以正一品太保的荣衔,主掌编写大明属国楚王篇,以留作历史资料。

    解淳对自己的亲生孙子自然十分上心,和几位堂弟及子孙们都提前打过招呼,又有解平亲生叔父解俭的暗中照顾,解平以解氏海外旁支另立家主,在大明境内开枝散叶,成为一方书香门第的豪门世家。

    张捷的军队进入东面海峡势力范围后,以强硬无比的态度对待当地势力,很快点燃起熊熊战火,但早有准备的张捷集团屡战屡胜,很快平定此地,顺利占居下来。

    二年之后张捷父子率领部下六万多人离开该地,打着大明藩王‘楚国’旗号,驶向不可预知的海洋茫茫征程。

    又留给大明朝廷好一大片疆域,自此大明朝廷封锁东方海峡疆域,占居了优越的海上地理位置。

    截断了西欧各国借机会进入大明边境的可能性,也为大明朝廷将来的南征西伐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这时候美州大陆刚被西方国家发现不久,还没有任何一个强国进兵此大陆,由于路途太过遥远,张捷一行人一去便一直杳无音讯。
>>>点击查看《大明祥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