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祥瑞 > 大明祥瑞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02章震动天下的婚礼(一)下加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祥瑞 章节目录 第302章震动天下的婚礼(一)下加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弘治二十年九月初九登高节刚过,安康公主朱颖又一次病发,经过解淳医治后,很快又康复过来,让弘治皇帝又经受了一次惊吓。

    有天晚上弘治皇帝留宿坤宁宫,他有些忧心忡忡地询问张皇后:“如今颖儿的岁数越来越大,已到了出嫁的年纪,早到了男女相向不亲的年龄。”

    “但她的病情特殊,只有解淳一人能够治疗,长此以往会招人非议。再说颖儿若嫁作人妇,无论是世俗礼制和夫家允不允许,都不能轻易与解淳见面。”

    “而且还要以银针刺穴,难免有肌肤之亲,会被许多人暗中加以诟病非议。若是如此以来,岂不害了颖儿的清白,也白白让子厚蒙上冤屈!”

    张皇后也为难的闭上双眼,泪水滚滚滑落,她哽咽的回应丈夫:“是啊,陛下能否想个两全其美之策,即能让颖儿身体康复,又能让双方不被外人非议。”

    “总不能真的如颖儿所说那样,让她在皇宫中孤老终生,那样对颖儿来说,岂不是太残酷无情了吗?陛下是一国之君,就不能破例顾惜颖儿一下吗?”

    弘治皇帝也难过的长长叹息一声,却实在想不出极好的办法,只得将张皇后温柔的揽在怀中,用手指擦拭去张皇后脸上的泪珠。

    一阵难耐的沉默过后,张皇后也长叹一声,沉思一阵后,才向弘治皇帝说出自己的建议。

    “陛下,臣妾倒有一个办法,只是略微有损皇家的脸面,不知陛下可愿意听臣妾说一说具体内容?”

    她看到弘治皇帝点头应允,便压低声音恳求他:“陛下,颖儿对子厚早有情意,又身患如此怪病,不如让颖儿嫁与解淳为妻,成全她俩结为一生伴侣。”

    “这样颖儿有子厚照料,想必会身体健康长寿,而且有可能二人相处时间久了,颖儿的怪病能不治而愈。”

    “臣妾听陛下说过,颖儿命中会夭亡,臣妾每日为颖儿担心不已。不如让子厚照顾颖儿,如此以来便会皆大欢喜。”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不语,在张皇后期待的目光中,才缓缓做出决定:“子厚是位治世大才之人,本来朕想让他再年长些,进入内阁做大学士,帮助朕治理大明江山社稷。”

    “不过为了颖儿的终生幸福和身家性命,朕决定委屈子厚了,让他做个皇室的亲戚。”

    “可惜子厚以后只能富贵一生,如此埋汰子厚的满腹才华,朕实在有点对不起他。”

    张皇后爱女心切,一切都以朱颖的幸福和健康着想,哪里顾得上是否让大明朝廷失去一位治世能臣?

    她害怕弘治皇帝散布消息出去后,众大臣群起劝谏,他又反悔不同意朱颖和解淳的婚事,就将自己盘算好的计谋合盘托出。

    “陛下,听说子厚的弟弟解俭解子约也是大明状元,年纪轻轻使才学甚佳,想必也是少年俊彦英才。陛下不如暗中培养解俭,以后让他进入内阁做大学士。”

    张皇后见丈夫面露喜色,进一步蛊惑弘治皇帝:“若子厚进入内阁,按制解俭要避讳,只能下放府县为官,如此岂不埋没了解俭的才华。”

    “若招解淳为驸马,又能让解俭大展才华,帮助陛下治理朝政。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妙事吗?再说子厚为皇家驸马,陛下若有疑难未决之事,以亲戚关系询问他,他还能不帮助出谋化策吗?”

    张皇后如此一番劝说,弘治皇帝果然大为惊喜,认为若能以此法行事,也许真得能说服徐溥等内阁重臣。

    其实他爱女甚重,早已做出招解淳做驸马的决定,这下有了解俭做挡箭牌,自然心花怒放,欣喜的同意下来。

    他解开心结,哈哈大笑着搂抱着张皇后夸赞道:“就依皇后之言,朕决定同意颖儿和子厚二人的婚事,成全他们的美满姻缘。”

    “不过朕还要在其中大作文章,让臣民们虽然觉得有些不当之处,却不能让他们挑出瑕疵。也不能让人嘲讥大明皇室,尽量稍折损些天家威严吧。”

    大明弘治二十一年春节,陶宛和杨风如往年一样,跟随着众诰命夫人拜见张皇后,这次张皇后好象特別喜欢陶宛,与她一块交谈许久。

    张皇后亲切的询问陶宛的家庭情况,又连续数次夸奖解淳医治安康公主的功劳,陶宛听得心花怒放,自然也投桃还李,奉承逢迎着张皇后。

    直引得张皇后笑意不断,拉着陶宛的手,亲热的不舍得松开,后来好象不经意的说道:“宛儿,本宫与你一见有缘,今天更觉得相处融洽。”

    “本宫只有颖儿一个女儿,她又时常有病在身,很少能陪伴着本宫聊天闲谈。不如本宫认你为义女,在本宫面前尽儿女孝心。”

    陶宛闻听之后又惊又喜,在明朝时期,认作义女、义子的形为极多,如崇祯朝的张献忠便收养许多义子,李定国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只要长者或高位者对你有眼缘,双方的身份相差不太大,投缘者认为干亲之事习以为常,有时义子也能作为嗣子继承义父的基业。

    陶宛身为一品诰命,又是世袭祥瑞候正妻,张皇后认她作义女,也在情理之中。


>>>点击查看《大明祥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