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月明中山 > 月明中山目录 > 章节目录 二十、刺客的计划(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月明中山 章节目录 二十、刺客的计划(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离石,至秦国雕阴一线,进行追击。魏鲲鹏出邯郸西门,沿武安、滏口陉、经韩国上党,入魏国安邑,至秦国潼关。司马青衫则率众出南门,经朝歌、荥阳、洛阳、入秦国函谷关。这一路,也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重中之重。根据线报,甘茂大军仍在函谷关外驻扎,嬴稷回国,必先与甘茂会合。

    行动之前,司马青衫将这一系列的计划写在一张极轻薄的绢丝上,装进了竹筒进行密封。然后紧闭房门,从一个木匣里取出一只木鹊,小心翼翼将竹筒捆在脚上。再将其双翅左转十圈,右转十圈,接着打开后窗,脱手掷出。

    这,就是墨子当年发明的木鹊。自己弃之不用,却被徒弟视若珍宝。稍加改良后,可日行千里,不吃不喝,不停不落,自动识别方位。根据地域的远近,设置其砝条转动的周期。如今的柏夫氏墨派,用其传达信息,相比信鸽要及时得多。

    那木鹊被掷出的瞬间,机关已经启动。振翅高飞在无尽的夜色里,飞往茫茫的齐鲁大地,飞往东海之滨的崂山,飞入一间石室,停泊在一名灰衣老者的案头。

    灰衣老者解下木鹊上的竹筒,熟练的将其拆开,读罢信中的内容,不由得怒而拍案。“蠢货,一群蠢货,区区小事,办得如此糟糕……”

    灰衣老者的怒骂声,惊得一旁的年老侍者莫名的害怕,却又忍不住问道:“钜子因何动怒,是不是任务失败了?”

    灰衣老者正是柏夫氏墨派的现任钜子,复姓柏夫,单名一个淳字。听见问起,猛将书信一掷,端端落在老侍者手中。“你看看,他们办的什么事?这司马青衫也是疯了,竟让老夫派出黄字堂备用。”

    老侍者看罢书信,神色跟着变得沉重起来,叹道:“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柏夫淳强压怒火,沉思片刻,对着老侍者嘱咐道:“连伯,速去修书一封,寄给秦国雇主,就说事情有变,早做打算。对方最有可能行经的路线,乃是中路,可多备精兵,安邑设伏。至于,这笔交易,继续进行,不论事情成败与否,酬劳分文不取,权当补偿。”

    “分文不取?”老侍者连伯很是震惊。“那可是一千两黄金呢。与其这样,不如调出黄字堂,待任务完成,立刻回归。”

    “老东西,黄字堂已潜伏了三年,万一败露,岂不前功尽弃?千两黄金算啥,再挣便是了。速去办理,休得多言。”

    连伯听到钜子责备,顿时一阵惊惧,连连说道:“老奴糊涂,老奴糊涂……”正欲转身而走,又被叫住。

    柏夫淳若有所思道:“分别传信给三位堂主,让他们放弃追击。迅速赶往风陵渡口,守株待兔。”临了,又加上一句:“再告诉他们,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若是失败,提头来见……”

    老侍者很是害怕钜子发火,但还是壮着胆子问了一句:“钜子因何断定对手会走中路,一定会到风陵渡口?若是判断失误,岂不更难向秦国的雇主交待了?”

    柏夫淳知他是个心思细密的人,凡事都要搞个明白。于是耐着性子说道:“从田虎数败其手的事例来看,姓易的小子善出奇招。故而这次行动,也不会遵循常理。所以,他既不会选择走大路洛阳,也不会选最远的小路晋阳,而是直穿上党,走距离最短的安邑一线,从潼关入秦。这一路,尽是韩、魏领土。而韩、魏与又秦势同水火。他就是想用这点心理,从表面麻痹我们,使其达到目的。”

    “钜子分析得好,应是这样。”连伯听得连连点头称是。接着,转身而出,按照柏夫淳的吩咐,寄出四封书信。临了,又在另一张牛皮纸上写下数语,卷好装入竹筒,从宽大的袖袋里取出一只木鹊,趁着四下无人之际,偷偷的放了出去。

    柏夫淳望见连伯离开,径自转身回到居住的石室。石室很简陋,一床一椅,一案一架。除了床头挂着一幅墨子的画像,再无它物。只见他走到画像面前,躬身一拜,继而站起身来,伸手到画卷后面,从石洞里起出一个木匣。当他打开,从中取出一部黄色封皮的纸质书籍。按说,这个时代是没有纸的,纸上的文字也是他认不得的。然而,在墨子死后的五十年里,柏夫氏却一直将它视若珍宝的收藏起来。

    “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关于这个问题,柏夫淳已暗自问过千万次。其实,不止是他,连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有过成千上万次类似于此的疑问。换句话说,自从墨子死后,三大弟子分家,二弟子柏夫桦独自获得这部宝典,这个问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

    关于这部宝典,一直有个传说。传说来源于墨派的祖师——墨子。

    墨子出生农家,从小机敏好学,十二三岁已长成成年人的体形。十七岁离开故乡,拜孔子为师,随其周游列国。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无助,同时也感觉到儒学并不能拯救天下。于是离开孔子,另寻救世之道。忽有一日,路经王屋山下,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救世与移山相同,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非一日之功。受到启发,登上山顶,开宗立派,收纳贫寒学子及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传道、授业、解惑。与弟子同吃同住,共同劳作,组建起一支维护和平
>>>点击查看《月明中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