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江老幺的二三往事(从贩猪开始的新人生) > 江老幺的二三往事(从贩猪开始的新人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四章 装逼被打脸(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江老幺的二三往事(从贩猪开始的新人生) 章节目录 第四十四章 装逼被打脸(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得意地笑,得意地笑!

    第二天才中午,宝师傅食品有限公司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天南海北的口音,听得江老幺耳朵疼。

    首先打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远在京城的楚财雄。

    “那哈兄弟,不管咋滴,你都得跟哥哥整两万箱留着哈,马上见,我飞过来!”

    从最初的的两万块开公司,到现在正式卖出第一批方便面,经过了足足快两年时光,这种喜悦是发自肺腑的,之前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边江老幺忙成陀螺,那边的半藏一行人却是霜打了茄子一般,在电话的这一端,青山昭夫对着另一端不停地国美拉塞。

    上次宴请的经销商到了大半,没来的也找人代替,乌压压一群人被拦在工厂外面,门卫刘大爷死活不放行,生产重地,进去投毒了算谁的?

    “大爷,您就行行好呗,让我们进去呗,要不,搜身,都搜!”

    一个经销商给刘大爷散了根烟,瞧着对方叼进嘴里,立马很有眼力劲地掏出火机,给大爷点着。

    刘大爷瞧着对方手里的火机,挪不开眼,那经销商也是人精,立马说:“大爷,瞧见没,这是美国货,一般人买不到,您放我进去,这就是您的了!”

    好说歹说,刘大爷就是不放行,末了才假装给董事长办公室打电话,当然,那只打火机,也就自然而然地姓刘了。

    这样的一幕不时在上演着,在被辞退前,刘大爷已经可以去开间精品小卖部了。

    对于江老幺而言,有些原则的问题绝不能姑息:“你刘大爷收东西得办事的呀,好歹通知我一声呗,搞得我还以为大伙还没到了!”

    江老幺的确没想到会这么火爆,从四月一号插播广告,才三五天功夫,已经不是电话打爆了的事,厂区外的经销商起码有二三十人。

    他们或许只是管着一个地区,甚至只有一个市的副食销售渠道,但也足以证明广告的成功。

    江老幺是非常喜欢陈佩斯这样的老演员,老戏骨的,在后世还老在为他们不如那些流量明星火,而打抱不平,不曾想到,他们不是不火,而是早就火的一塌糊涂。

    大伙对老戏骨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发现他在电视上代言方便面,那神态,和几年前春晚表演吃面条一个样。

    偶像都说好吃,健康,便宜,那肯定没跑啊,尤其是那精美的包装,怎么看也是高档货,还只卖一块六毛九,得去尝尝。

    一大堆的群众跑去百货商店,超市去购买,才发现没有。不少人都气急败坏地质问,这么大个商店,东西都不全,还好意思称超市?

    这段时间,不停有老戏骨的粉丝去附近的商店询问,有没有宝师傅方便面。

    也就京城那有点卖的,顿时被哄抢一空,抢到的试吃,发现味道不错,面筋道!

    对于这种哄抢行为,消息敏感的记者也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并立即写稿见报。所以,宝师傅方便面的知名度瞬间拔高,嗅到腥味的经销商立刻蜂拥而来。

    作为对不辞辛苦赶到的经销商们表达歉意,江老幺本打算请他们去吃顿饭,不想大伙火急火燎要拿货回去,表示就算按一块六毛八拿货,他们也心甘情愿。

    一块六毛八是不可能的,这样吃相太难看,还是老李说得对,和人合伙做生意,能少拿就少拿。

    所以我们的江董事长按一块二毛六供货,简直是江扒皮,毛利润都快100%了,把经销商们的利润压的不要不要的。

    对此,江董事长表示,他和经销商们是爷孙关系,不是合伙人关系,当大爷的不端着点咋成了?

    但经销商们只关心货物充足不,丝毫没有还价。

    瞧着他们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往外掏钱,江董事长自觉还是太善良了,怎么地也得一块五毛九出货呀。

    从银行借过来的几个出纳从早忙到晚,实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梦想,只不过这种快乐,随着钞票进入宝师傅公司的银行户头里,就消失殆尽了。

    好在大方的江老幺直接一人送了一箱方便面,实惠又光彩。某位即将成为大佬的老总,依旧难逃乡下土财主的思维惯性。

    赵有量是一个人回来的,宋安邦被北京的经销商缠住了,况且他还想在圈子里炫耀一番,落他李思国的面子。

    对此江老幺是真的服了这个红三代,打电话让他赶紧回沪市。

    名义是股权分配的事,实际上是让他回来干活的,他宋安邦就一总经理,哪能让董事长辛苦干活,总经理躲一边喝酒唱歌陪小姐姐了,那不乱套了吗?

    过千万桶方便面,四十桶一箱,也就二十万来箱的数量,亏得楚财雄张口两万箱,他就一东城区销售,胃口可真不小。

    不过从侧面讲,全国过亿的人口市场,再怎么低估,一天消耗的可能比江老幺半个月生产的都多。

    这就是江老幺的思维盲区了,他总以为方便面是火车必备品,其他地方就很难用到。

    不曾想到,多少公职人员、工人深夜加班时,能
>>>点击查看《江老幺的二三往事(从贩猪开始的新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