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跃马大明 > 跃马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728章 黄得功的选择(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跃马大明 章节目录 第728章 黄得功的选择(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温润的晚风拂面而过,许多狰狞的血迹还没有干涸的城头上,逐渐恢复了安静。

    城墙后的诸多小营地中,许多火兵、民夫、乃至妇女们正在忙忙碌碌的准备着晚饭,诸多大锅中已经开始飘散出香味,让所有疲惫了一天、又累又饿的人们终于有了些许安慰。

    可不论是城头上的守军还是黄得功的中军,几乎没有人说话,无数人看向城下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帐,都没有什么表情,恍如死人一般。

    太庞大了啊。

    简直让人不能直视。

    这完全是碾压般的压制力……

    黄得功这些年的确是有不少积累,养了两三千号的家丁,又在这几年的混乱中不断收拢好手,能战之力没有一万也差不多有八千,再加之其他附庸,战力已经号称是‘五万’之巨。

    若是放在寻常状态,绝对算是大军头中的大军头了。

    可此时,他们面对的,却是……规模人手都不下于他们的大清国主力!

    饶是黄得功麾下有不少从开原时就跟着他的老弟兄,可面对这种压力,便是这些老弟兄一个个也是面如死灰,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正是因为他们早年都在辽地有过从军经验,所以才更明白真满洲的可怕。

    如果此时淮安城下只有万八千人,凭借他们这一年多在淮安城的积累,拼死守倒也不是太虚,守住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可眼前……

    这是数以万计的大清国主力啊……

    这他么还怎么玩?

    如果今天傍晚的攻城,清军主力再稍稍加一把火,他们绝对是守不住的,城破人亡,就在旦夕!

    此时黄得功虽是下了血本,晚饭加了不少肉,肉香气已经飘散开来,却根本没有多少人去想这香喷喷的肥肉了。

    这一顿,极有可能是他们的断头饭,谁又能吃得下去?

    中军城门楼。

    宽厚城墙构架的室内,一锅羊肉正‘咕嘟咕嘟’炖的正香,带有膻味的香气撩人,可不论是黄德功,还是他麾下的几个心腹幕僚和将领,都没有开饭的意思。

    目前的形势其实已经清晰了。

    清军这等规模,淮安城是断然守不住了。

    这主要也是淮安的地势决定的,周围太平坦了,根本无险可守。

    当初黄得功在选择落脚淮安的时候,其实也是有犹豫的。

    但淮安周边不仅有盐场,田地也是颇为肥沃,麾下这些跟随他辗转数千里、出生入死的弟兄们都已经疲倦了,这些两淮盐商和大户们的示好,让他们很难拒绝,连带着黄得功只能半推半就的应承下来。

    本以为,有徐长青顶在海城沿线,淮安城绝对是安全所在,却不曾想,好日子过了还没有一年出头,灭顶之灾已经降临……

    “东翁,不能再犹豫了哇,若是不能尽早做出决断,咱们这几万人,都要交代在这里哇,必须得尽早突围!”

    “突围?”

    “呵,刘师爷,你说的倒好听,咱们该往哪里突围?鞑子尽是精骑,咱们出门却皆是平原,若是依城据守,咱们至少还有条活路,突围,怕要成为鞑子的活靶子!”

    “不突围难道在这里等死吗?徐州城什么模样难道大家看不见?一旦城破,咱们谁的老婆孩子也跑不了!齐爷,您大女儿有十五了吧?”

    “你?!姓刘的,你啥意思?!”

    “住嘴,都别吵了!”

    眼见说着说着就要转变为武斗,黄得功暴虐的一拍桌子,厉声呵斥。

    作为辽地出身的老字号老军头,黄得功的威严还是不容置疑的,室内一下子安静下来,众人都是眼巴巴的看向了他们的主心骨、引路人。

    黄得功看着眼前这一张张愤怒又惶恐的熟悉脸孔,不由长长叹息

    一声,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说到底,是他没有安排好,导致兄弟们陷入到这万劫不复之地啊……

    看着黄得功脸上的痛苦之色,大家谁的脸色也不好看,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一时也说不出的滋味。

    如果说清军此时的框架是‘奴隶制’,像是黄得功这种老牌的老军头,至少要算半奴隶制。

    说的再直白点,从李成梁开了‘家丁制’的先河,明军便不再是天子与朝廷的军队,基本上就是军头们的私兵。

    的确。

    将领们一般只豢养家丁,看着人也不多,也就几十几百,至多不过上千人,其余所有人依然是天子和朝廷的。

    可明军的架构中,家丁都是妥妥的职业军人,而属于天子和朝廷的大头兵,那跟炮灰也没有什么区别。

    炮灰大头兵中就算有几个有能力的刺头,却又怎可能是框架、体系、底子如此庞大的职业军人的对手?

    黄得功走到现在,靠的就是这帮老弟兄们的捧场,多年下来,他们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基本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沉默继续持续,各人的表情也越来越压抑
>>>点击查看《跃马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