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明末求生记 > 明末求生记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兴元年(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求生记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兴元年(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而且如今郑芝龙对大夏来说,的确是有功之臣。

    罗汝才这样抬高郑芝龙,一是拉拢,郑芝龙如此封号,可以说是大夏武人第一人了,荣宠之极。

    不过,郑芝龙享受这样的待遇的同时,他也不能在福建了,而是要在南京。履行枢密院的差事。

    这枢密院也是张轩的提议,张轩想建立一个军官体系。不得不借鉴前朝,枢密院是唐宋的机构,被张轩设定为军队最高统率机关。甚至太子罗玉龙担任枢密使。

    当然了,很长一段时间,枢密院都是摆设,原因无他,军队大权都在罗氏父子手中,哪里容得了枢密院分割啊。

    罗汝才宁肯夏朝军中多出一个军头,也不愿意地方之上多出一个藩镇。先调出郑芝龙,用十几年的时间,将郑氏子弟一一调出福建,想来郑芝龙够聪明的话,就会主动归还。

    当然了,这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只是埋下一个伏兵而已。

    “征北将军,淮东总兵官高杰,与朕有故,率军来投,为江淮长城,故封高杰为淮安郡王。总领兵马如故。”

    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实力为基础,所谓的封赏,更多时候不是上面对下面的赏赐,而是对现实状况的确认,就如高杰。

    高杰与曹营有什么功劳。

    但是高杰现在手握大军,几乎不假外求。本身就是一个军阀。如果大夏不给高杰权位,恐怕清廷那边不会吝啬。清廷对封王可没有那么多的估计,罗汝才思来想去,还是要给高杰封一个王。

    不过,高杰对大夏的重要性毕竟比不上郑芝龙。所以只能是郡王了。

    夏朝的爵位制度,是张轩与钱谦益定下来的。没有太大的修改,就是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子男,为低等爵位,几乎是一样的封号,最多因为这个封号多得一分钱粮而已。

    公侯伯爵位就要带号了,一般都是地名,古国名。

    而王爵,在钱谦益的意思是不常设,空而不用,而张轩心中却有别样的用意,就是将来海外封土时用。不过,这就是很多年后的事情,张轩也没有多争。就默认了这一点。

    郑芝龙封了秦王,高杰封了郡王。

    不过剩下都是曹营自己人没有那么高的爵位了。

    “镇南将军张轩。乃朕爱婿,从征以来,决策江南,经营汝宁府,救夏邑,攻徐州,攻凤阳,攻扬州,下金华,定宁波,克舟山,大胜左良玉于湖口,劳苦功高,乃朕亚子,封张轩为郑国公。”
>>>点击查看《明末求生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