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帝国争霸 > 帝国争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3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帝国争霸 章节目录 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3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的便利条件。如果纽兰当局没有办法赶在大战结束前收回至关重要的铸币权,那么在战后,最多只能坚持五十年,或许二十年之后就会完蛋。”

    “真要是如此,恐怕三年都不够。”说出这句话后,李天凌叹了口气。

    白华伟没接话,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对于纽兰共和国的这个问题,三个军人其实都没多少发言权,毕竟这需要足够丰富与精深的专业知识。

    当然,关键就一点。

    纽兰当局对国家的控制力度,根本没法跟帝国当局相提并论。

    说得简单一点,纽兰的华城政府更像是一家集团公司的总部,各个州,以及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尤其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就是集团下的子公司与分公司,集团总部与各个子公司与分公司并不是隶属关系,更像是合作关系。出于维护成员的共同利益,需要一个总部性质的管理机构。

    可见,纽兰共和国更像是一个联合体。

    虽然纽兰共和国也是中央集权的政体,但是跟梁夏帝国的中央集权比,差距很明显,控制力度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铸币权。

    纽兰共和国的铸币权掌握在民间金融机构手上,由几十家银行联合成立的机构掌控,华城当局没有发型货币的权利,只能够发型政府债券,或者说是让掌握铸币权的银行购买政府债券。

    关键就是,债券肯定要偿还,而且不是说华城当局想要发型债券,银行就愿意购买。

    相比之下,梁夏帝国的铸币权一直掌握在帝国当局手里,因此帝国当局能够通过控制发型的货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最为关键的是,通过该方式把金融资本关进了牢笼。

    从这个角度看,在完成对本国金融体系的整顿,至少是在夺得铸币权之前,纽兰当局绝不会结束这场大战。关键是,纽兰的金融资本家也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心甘情愿的交出铸币权。

    不要忘了,掌握铸币权的那些金融资本家,已经存在上百年,早已经掌握纽兰共和国的经济命脉。

    可见,三年时间还未必够用!

    当然,讨论到这里,也就没必要继续说下去了。

    大战还会持续,至少在3年之内不会结束!
>>>点击查看《帝国争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