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激变方法 > 激变方法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 方法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激变方法 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 方法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身临其境

    陷入其中,什么都没有;脱离苦海,看得万物。

    在围棋游戏中,只有围与不围这样很少的几条规则,加上黑白两色棋子,却可以弈出千变万化的对局。与此相似,现代科学认为,自然界由很少的几条规则支配,而存在着无限多种这些支配规律容许的状态和结构。任何尚未发现的力,必将是极微弱的,或其效应将受到强烈的限制。这些效应,要么被限制在极短的距离内,要么只对极其特殊的客体起作用。

    科学家非常自信地认为,他们发现了所有的力,并没有什么遗漏。但是,在描述这些力的规律时,他们却缺乏同样的自信。20世纪科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居然是不相容的。广义相对论在微观尺度上违背了量子力学的规则;而黑洞则在另一极端尺度上向量子力学自身的基础挑战。面对这一困境,与其说物理学不再辉煌,还不如说这预示着一场新的革命。

    萨拉姆(A.Salam)和温伯格(S.Weinberg)的弱电统一理论,把分别描述电磁力和弱力的两条规律,简化为一条规律。而M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用一条规律来描述已知的所有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引力)。当前,有利于M理论的证据与日俱增,已取得令人振奋的进展。M理论成功的标志,在于让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在新的理论框架中相容起来。

    点、线、面直观地构成客观世界的体验,每一个低维的世界都是高维世界的投影。例如,点是线的投影;线是面的投影。

    又如我们在“点”这个维度世界,在进入“线”的世界后,发现什么都没有,全是和自身世界一样的“点”,而脱离其中出来之后,才可看到新维度世界“线”;当我们在“线”这个维度世界,进入“面”的世界时,发现什么都没有,只是自己的“线”移动的轨迹集合,而退出“面”的世界,只看的时候,“面”的世界才会进入视界。

    又如一个气泡,当进入其中,什么都没有,在外面看则是可以所有可能;进入一个细胞,则进入一个新世界,完全异于细胞壁之外的世界;观察原子也是一样。

    当我们观察点,要小心点的运动轨迹形成了线给我们的观察造成的障碍;当我们观察线,要小心线的运动轨迹形成的面给我们的观察造成的障碍。

    这样一个世界通往另一个世界之间所夹杂的视界,其实无所不在,不仅在宏观,也在微观存在。

    世界由物质和能量构成,它们的存在取决于转换形式。当小提琴的弦震动时,带有能量的音符便出现了。

    而弦论试图告诉我们,世界正是由一个个震动的小气泡构成。

    我们可以观察细胞的行为,而细胞内还有新世界在做构建以达成这样的行为。细胞的行为和内在的行为不一致,因此这种对比经验往往使我们认为我们没得到什么,或者说我们未发现稳定的事物状态。而细胞的真实情况是,细胞的内在机制使得外面一分为二,我们虽然得到了两个细胞,但其形式是稳定的。

    因此,这样来解决薛定谔猫的实验(“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则可以这么来看:

    构成猫死的机制和猫会死保持一致,构成猫活的性质和猫不会死保持一致。因此,只要机关启动,不管是否有人为参与,都将得到两个猫(进程不会停止,它将类似细胞),两个猫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世界的不同维度。外在观察和内在推展机制是影响成一分为二的进程。只要有观察,就有波能,打不打开盒子不是实验重要要素。观察和推展,同样是事物进展的动力。推展即物质作用,观察即能量作用,两者本质一样。因为存在这两种形式,事物状态一定一分为二。要么确定的这个、这个,要么确定的两个这个。他们都在同一个世界存在。

    这两者(物质、能量),是事物分化的基本动力。你和我,和他,所有人,都是一体的,其实世界只有一个,只有一个人,造成事物分化的动力,是事物存在两种状态。

    不存在平行世界,只有一个全息的世界。
>>>点击查看《激变方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