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调教大隋 > 调教大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刘家的反应(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调教大隋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刘家的反应(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与刚来秦家庄的时候相比,苏夔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稳重,而且也不像刚来时候那般的目中无人,如果说大师兄魏徵让他觉得惊艳的话,那老师秦风就给了他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恩师。”

    先是抱拳施了一礼,苏夔这才侃侃而谈道:“弟子如今不是官员,所以对民部的事务也不太熟悉,只能提出一点粗浅的见解,还请恩师不吝赐教。”

    “说就是了。”秦风有些不耐烦,这些繁文缛节在古人看来是规矩,但在他看来,或许有一定的必要,但却太刻板了些。

    “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有什么话说出来探讨便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嘛。”

    苏夔先是一楞,随后一脸拜服道:“恩师大才,出口成章,可见恩师只是不屑于寻章摘句,学生佩服。”

    “...”

    我又说什么了?

    秦风有些莫名其妙,这年头人均都是舔狗吗?本来以为自己收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刺头,怎么没两天也成了这个样子...

    苏夔不知道自己崇拜的恩师正在想什么,只是老实地回答之前的问题道:“恩师,从百姓来说,这大食数字简单易学,纵然是再蠢笨之人,只要下一番功夫就能学会。学会之后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来,自家每年要交多少赋税,不需再凭那些小吏一张嘴颠倒黑白,欺上瞒下。”

    “二来,出门买东西也不会被奸商欺骗。”

    “三来,学会简单的算学,百姓们就能合理分配家中的存粮,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

    说完,苏夔有些忐忑地看着秦风,如果他老子苏威看到这个场景的话,定然会破口大骂,因为他这个儿子,哪怕是在回答他的问题时都不曾出现过这种情绪。

    “伯尼所言都对。”

    秦风笑笑,先是肯定了苏夔的回答,然后看着四人道:“不过这是对百姓来说,你等有些现在已经是官员了,有些日后定然会为官,所以学习的东西也必然要在这方面派上用场。”

    “我稍微举个例子。”

    秦风笑着捡了一根树枝,开始在地上画线。

    “你们中有库部主事,职责就是管理仓库。你们且看,这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组成的图案,我把它叫做直角坐标。”

    四个学生都围拢了过来,聚精会神地听着秦风的讲解。

    “这条横线,你们可以等分用来代表时间,这小小的一格,可以是一天,一月,或者一年。竖线往左,可以代表以前,往右,可以代表以后。”

    “至于这条竖线,你们可以列出数量,比如一等分就是百斤,或者千斤。”

    “如此一来,时间和重量就有一个相交的点,代表的意义就是某年某日,仓库中支出或者存入了多少东西。”

    秦风随意地连了两条线,笑道:“你们看,这个点对应横线的左端一格,我们且把它看成昨天。对应着竖线上端一格,我们可以当仓库进了一百斤的铁料。连起来就是昨日入库了一百斤铁料,这是不是直观很多?”

    “你们在仓库中每种东西旁边都贴上这么一个表格,支出和收纳都清清楚楚,岂不比你们需要用去再去翻找方便不少?”

    “原来还有这等用法?”

    三个官吏欣喜若狂,苏夔则是淡淡的笑了笑,其实早在秦风讲了一半的时候,他就理解了秦风的意思。可这并没有让他自满,他在思考的是,为什么秦风能想到这种用法,自己却想不到呢?

    “还有,民部每年年终的时候定然都会总结,与其各种翻找资料,长篇大论的记录,为何不列一个表格?”

    秦风又拿树枝在地上花了一个后世最为简单不过的表格,笑道:“看到没有,当别人抱着一本厚厚的账簿来回翻找的时候,你们只需一张或者数张纸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还能比他们做得更快,更好。”

    四个学生心满意足的去了,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表格、直角坐标系已经被秦风运用到了军营之中。

    “秦玄,你负责把每天将士们的训练量,还有物资的消耗都用这种直角坐标系记录下来,一天都不能少。”

    秦朗还在大营,秦风只能交代身边的秦玄道:“还有,明天记得提醒我,要在全军之中抽出一百人来,我要单独训练。”

    一支成建制的军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斥候,而这些斥候往往是一支大军中最为精锐的一群人。

    因为他们的责任最重,条件最为艰苦,死伤的概率也是全军中最高的,所以秦风希望能够打造出一支后世特种兵一样的家伙来,不仅能够侦查敌情,在有些时候,说不定还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就在秦风尽心尽力地筹备着这支近乎一盘散沙的军卒时,这个消息基本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兴城,刘家也自然不出意外地得到了消息。

    河阴县公府后院大堂上,老太太端坐在正中央,下面两个孙媳脸带笑容,尽量捡着好听的话说。

    大夫人崔氏看着老太太的心情不错,找了个机会突然开口道:“祖母,您
>>>点击查看《调教大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