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谋明天下 > 谋明天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叹(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谋明天下 章节目录 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叹(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眼审讯。”

    “驻扎涿州之辽东边军,迅速赶赴河南洛阳,归于五省总督熊文灿指挥。”

    “熊文灿大人务必尽心竭力,压制流寇的嚣张气焰,且抓住机会,彻底剿灭流寇,还中原和北方的安宁。”

    。。。

    杨嗣昌是内阁大臣,兼任兵部尚书,深得皇上信任,朝中军事部署的事宜,皇上几乎都是询问杨嗣昌最终做出决定,尽管杨嗣昌提出的建议,牵涉到吏部管辖的事宜,但诸多的内阁大臣、包括内阁首辅刘宇亮不会反对。

    众人都很清楚,皇上正处于盛怒之中,必须有人出来为陕西的恶劣局势负责。

    孙传庭身为陕西巡抚,当仁不让。

    至于说陕西局势恶劣的真正原因,以及李自成及其麾下流寇迅速壮大的事实,倒不是那么重要了,反正流寇作乱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了。

    内阁基本统一了意见,基本就是杨嗣昌提出的诸多建议。

    主持内阁商议的刘宇亮,眼见着陕西恶劣局势的事情,已经有人负责了,也略微的放心,他看了看众人,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流寇势大,不仅仅是陕西受到影响,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皆告急,皇上忧心,我看是不是继续调动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驰援陕西等地,以图彻底剿灭流寇。。。”

    刘宇亮还没有说完,周遭瞬间安静下来。

    皇上已经下旨,调辽东边军入关剿灭流寇,山海关总兵吴襄率领两万余军士进入陕西作战,遭遇惨败,与陕西巡抚孙承宗之间也产生矛盾,其麾下剩余的军士将被调至河南洛阳,归于五省总督熊文灿节制,如此的情况之下,刘宇亮居然再次提出调遣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是有些说不通的。

    杨嗣昌的脸色有些发白,刘宇亮的提议不简单,他从中看到了皇上的影子。

    皇上对登莱新军一直心存觊觎,假以时日,皇上对登莱新军的担忧,甚至会超过逐渐壮大起来的流寇。

    刘宇亮是内阁首辅,不管能力如何,总是要领悟皇上的心意。

    眼见没有人开口说话,刘宇亮再次开口了。

    “杨大人,你是兵部尚书,你认为再次调动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入关作战,如何啊。”

    杨嗣昌内心暗骂了刘宇亮几句话,抬头看着刘宇亮,字斟句酌开口了。

    “刘大人,再次调遣登莱新军以及辽东边军入关作战的事宜,下官的确没有考虑到,皆应山海关总兵吴襄即将被押解到京城,如此情况之下,下官认为,暂时不要调遣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等到陕西的事宜处理完毕,再行考虑是不是需要再次调遣大军。。。”

    杨嗣昌说完,内阁次辅薛国观也跟着开口了。

    “我以为杨大人的建议不错,且将陕西的事情处理完毕,再行考虑其他的事宜,将孙传庭锁拿进京问罪,万不能耽误陕西剿灭流寇的事宜,可令五省总督熊文灿大人移防陕西,压制流寇的嚣张气焰。。。”

    刘宇亮没有想到,自己的建议被杨嗣昌轻而易举就否决掉了,而且内阁次辅薛国观也表示了赞同。

    “杨大人,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各镇的兵力都有些不足,若是不调遣大军驰援,流寇怕是更加嚣张,他日更加难以应对,不知道杨大人是否考虑此事。”

    刘宇亮的话语较为客气,但逼问的意思非常明确。

    杨嗣昌不慌不忙,抱拳对着刘宇亮开口了。

    “刘大人,下官刚刚已经提出了建议,若是刘大人觉得不妥,尽可以在早朝的时候提出来,下官回去之后,一定仔细思索刘大人的提议。。。”

    杨嗣昌明白继续调遣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是皇上的意思,但他绝不会开口支持,皇上心急,有时候做事情不顾一切,杨嗣昌可做不到,至于说刘宇亮打算在皇上面前说些什么,杨嗣昌暂时顾不上。
>>>点击查看《谋明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