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草莽年代 > 草莽年代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百零六章 未雨绸缪(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草莽年代 章节目录 第八百零六章 未雨绸缪(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言一出,满堂哗然。

    岂止是有点过啊,简直就是一剑封喉!

    要按这个论调的话,那中国现有的国有企业,只怕得倒一片!

    之前刘勇好提到国有商业银行负债率都很高,为什么高啊,还不是为了贴补他们吗?

    还是那句话,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就连高台上的一众领导们,都纷纷苦笑不止。

    这小子……真是一杆子打倒了半个中国。诚然,这番犀利言辞确实很有道理,甚至可以说完全正确,但真要实施起来,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站在他们的角度。

    因此,有领导直接无视了这段“大逆不道”的话,望向他问,“所以按你的意思,既然中国迟早要开放金融业的大门,那为了以防到时候准备不足,我们应当先在金融业的细分市场中分别成立一家民营公司,用以摸索经验?”

    “完全正确。”李亚东笑着点头。

    经由领导的介入,话题算是回归正轨,如果是这样的话……

    很多人心里思索着,似乎确实很有必要。

    不得不说,刚才李亚东的一番言语,除了末尾的一段话让有些人不敢苟同之外,其他的言辞,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他的一番描述,让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1979年的蛇口开发。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没有任何可供参照的经验,全凭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蛇口炸响了第一炮。

    从那以后,蛇口便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几年之后,毫无疑问,这片试验田硕果累累。

    从此,蛇口模式便迅速在沿海地区复制开来,使得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全面开放金融业,现在谈起似乎有点扯淡,但如果为了将来考虑,先耕耘几亩试验田、未雨绸缪,回顾中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应该……不是坏事。
>>>点击查看《草莽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