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跑出我人生 > 跑出我人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力赛第一轮(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跑出我人生 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力赛第一轮(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棒是苏祖,做为全队速度最快的运动员,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的保持者,苏祖被安排在了最后一棒的冲刺,这样能够充分地发挥他的速度优势,让我们默默祝福中国队在接力赛上有最好的表现。第五道……”

    赛场上,当镜头对准起跑线前的各个第一棒的运动员时,其他几棒的选手正细细地在跑道上量步点。各个棒次的运动员用自己的脚长相互在跑道的分隔线上衡量着大概需要的步距,然后在跑道上贴上事先准备好的胶带,以便能够更清晰地看准步点的位置。

    4X100米最重要最理想的一点就是在接棒区间两两交接时双方都仍是或者达到最高速度。

    这就像物理中的理想状态,很难说真正达到,至少不能保证每次达到,只能通过长期大量的训练向这个状态靠近。

    这里就需要两两之间不断地量步点,不断地磨合,一棒和二棒,二棒和三棒,三棒和四棒,这也是专业的接力队必须做的工作之一。

    像苏祖现在就基本要量好步点,控制在沈运保进入步点区域时,开始快速起步加速,这里不但要评估自己的速度,而且还有考虑到沈运保的速度。只有在他和沈运保都达到最高速度时候,才算是完美的交接棒。

    在2004年4×100米的世界纪录是37秒40,而迈克尔约翰逊的400米纪录是43秒18。这里可以看得出,同样是400米,但是4×100米的纪录比400米的纪录快得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除了第一棒有起步加速过程算在时间内,其他的二三四棒的加速都是在接力区完成的,当接力棒交接完毕,运动员直接就是最高速状态,所以才能够跑得出远超过一个人的400米纪录。

    苏祖按着步点的位置,实验性地起跑了两趟,大概已经把握住步伐的距离,才缓缓地停了下来。

    “苏祖哥哥,加油!”

    “中国,必胜!”

    现场的观众席上,在苏祖交接棒的弯道进直道区域,几声喊声从旁边传了过来,即便是现场嗡嗡的嘈杂声也没有将他掩盖下去。

    苏祖转身回头看到的是一个家四口,一大一小两个小朋友脸上贴着国旗,手里挥舞着旗帜,正在呐喊助威。

    “我会的!”苏祖招了招手,心里默默说道。无论在哪比赛,无论何时何地,一直都有人在你身后支持着你。

    “On your marks”起跑线前,裁判通过扩音器的提示运动员就位的声音响起。

    苏祖在第四棒的位置,很快收拾起心情,站在了算好的接力起跑区域,等待着最后一棒的到来。

    啪!发令枪声响起!

    “比赛开始!”

    杨剑猛然大喊一声,电视机前和现场的观众都骤然爆发出了激烈的欢呼之声。

    现场六七万名的希腊观众虽然在昨日的200米决赛嘘声连连,但今日的男子4×100米比赛并没有再次出现恶劣的现象。

    十六支队伍里没有希腊,但作为奥运会最顶尖的赛事之一,大部分的人都不吝喝彩加油。

    “陈建的起步速度非常不错,正在快速地加速,交接棒一定要稳,不要出现失误。”

    在杨剑的快速解说中,赛场上已经是欢呼之声连成一片。

    第四道陈建声音飞速掠过赛道,因为前伸数的关系,他对应最比较的就是五六七八四个道次的选手,此时他脑海之中只有一个念头,追上他们,和他们拉近距离,那样就能够迅速获得优势。

    做为能够百米项目闯入复赛的短跑运动员,最好的百米成绩在10秒20以内,他和同小组的第一棒比起来丝毫不弱,甚至还有着不小的优势。

    转眼间就到了交接区域,此时杨光宗看着陈建的身影到了他算好的位置,猛然开始加速奔跑,他的前半程加速偏慢,刚好可以契合陈建后半程的最高速度。

    “接!”

    一声即便在震耳欲聋的嘈杂声中也听得见的喊声,杨光宗在跑到自己算好的步伐位置时,头也不会手一伸,接力棒就稳稳抓在了手里。

    “……交接棒很完美,现在看杨光宗的速度了,第二棒的距离最长,杨光宗是200米选手,他最擅长的就是长距离奔跑。”

    一出接力区,杨光宗的速度几乎就达到了极致,这一组小组里顶尖的运动员不是没有,尼日利亚和波兰队实力都不弱,但也仅仅是最后第四棒的选手,其他人也不过伯仲之间。

    而且凭借着他和陈建的完美交接棒,几乎瞬间就获得了一点微弱的优势,在第二棒的直道上渐渐赶上了第五道的德国队。

    直道进弯道,二三棒开始交接。

    沈运保在比赛枪声响起的时候,他的心就砰砰直跳,他在一百二百都没能跑进A标的成绩,这是他在奥运会赛场第一次露脸,他当然不希望只有这一次。

    “一定要进决赛!”这是沈运保给自己设定下的目标,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训练,他对其他的队友实力也有清晰的认识,只要他不出错,一定可以的。

    这些脑海
>>>点击查看《跑出我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