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诛明 > 诛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十五章 骑兵过来了(33章漏传,大家记得看)(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诛明 章节目录 第三十五章 骑兵过来了(33章漏传,大家记得看)(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家肯定为了这个,徒儿爹妈和师父您都很好,徒儿也不想要那些夸奖,只是这个发现要是让爹妈知道,他们恐怕又要想东想西,害怕什么邪祟上身的。”朱达苦笑着解释了几句。

    向伯盯着朱达摇摇头说道:“你何苦和我学本事,有这样的心思见识,将来什么干不了。”

    这顿晚饭大家都吃的高兴,朱达本以为父母听到私盐上的事会畏缩,自己还要劝几句,没曾想父亲朱石头听了向伯的提议后,很干脆的答应了下来,母亲那边都没有拦阻劝阻,不过朱达也很快想明白了,自家儿子都已经拜了私盐贩子为师,反正都已经受了牵扯,倒不怕多受,而且这半个村子的私盐收益,对家里当真是个很大的贴补,怎么会不愿意。

    向伯带着酒来的,本来要和朱石头喝几口,但今夜朱石头要去夜巡,不敢喝酒误事,下马村灶遭祸出事的消息已经在白堡村传开了,村民那还敢含糊巡逻的事。

    这边晚饭还没散,外面却有人拍门,本以为是喊朱家去巡逻的,没曾想却是李家的二儿子李和,而且还不是来找朱家人,反倒是来喊向伯去他家商量,看到朱达和周青云在,一并喊上了。

    白堡村内已经不像从前那么散漫,这十几天内发生了很多事,其他百户有的垮掉散掉,而白堡村反倒是凝聚起来,一听说公事,向伯也不摆什么架子,打了个招呼就带着朱达他们过去了。

    “你这徒弟真是帮了咱们百户大忙。”见面后李总旗先说了句,向伯很是摸不到头脑,朱达在边上干笑几声,估计要和自家师父解释几句了。

    李总旗李纪的精神比早晨看到的时候好了不少,喊向伯过来商量的事很简单,就是这巡夜的事要人带头,可村里懂点武艺,有几分胆量的也就是李总旗和向伯两个人了,也不能总是一个人熬夜不休,所以李总旗想和向伯定个轮换。

    这件事关系到全村,向伯又是倡议的人之一,自然不会拒绝,李总旗和向伯交待了几句,约定明晚由向伯带队,又夸了朱达几句,这才散掉。

    从李总旗家出来,天已经黑了,没等师父询问,朱达先把早晨出的主意复述了一遍,向伯听了倒没有李总旗那么惊讶,只是冷声说道:“看来教你那人就是教门的要犯,这一套是造反的本事,你向外说的时候要小心些!”

    斩木为兵,把日常可见的东西加工成杀人的工具,造反要发动民众百姓,仓促间又不可能拿出大批制式的兵器,加工木枪的法子就是用在此处的。

    夜里朱达睡得不太沉,梆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敲响,这也是村里的规矩,梆子声响起就说明安全无事,如果沉默下来那就各自在家小心了,他睡不着倒不是因为这梆子吵人,而是这几天里自己倾倒知识和见识的速度加快了,有些自己实践过,有些只是听闻见闻,这些东西教出去用出去,对改善自身和自家的处境都有各种好处,但从长远来看的话,朱达想得很多,最后想到渔具齐全自己怎么加工,趁着封冻前多钓几条鱼出来,冬天封冻后虽然也有抓鱼的手段,毕竟麻烦,就这么想着想着,在梆子声再响起之前,朱达沉沉睡去。

    第二日早起之后,发现天已经放晴,风比昨日大了些,风中带着寒意阵阵,天已经冷下来了,天际又出现了烽烟,按照向伯教的法子辨识,发现这次比前面几次更向南了,而且滋扰边关的敌人规模更大。

    但村民已经习惯了天际的烽烟,反正一天半天打不到自己这边来,理会他作甚,值夜的要好好休息,不值夜的要收集柴草,谁也闲不下来,到了中午时分,却发现几里外的地方有烟尘扬起,居然有骑兵过来了!

公告:笔趣阁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点击查看《诛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