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仙韵传 > 仙韵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观测阵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仙韵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观测阵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正如前面火焱与赤焰所说过的,太阳族想到的问题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的。 一片叶子、一块石头、一株草、一棵树、一头牛、一只虎、一只鸟、一条龙…看到的、想到的、梦到的都可以拿来思考,反正有充沛的能量供应,不思考也是白不思考,如此一来,太阳族的智慧才能发展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他们通过思考实现了自身的进化,变成了一个一个的能量球,随时就可以从能量球状态转化成其他物质状态,展现出惊人的战力,从而统治了这一片宇宙空间… 是的,太阳族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是这片宇宙的真正统治者,而玄灵世界实在太小,小到根本不放在太阳族的眼里,因此,没有太阳族人出现在玄灵世界也是很正常之事。 毕竟一个太阳那么大,玄灵世界如果放到太阳里,恐怕只有它的千万分之一,在星际空间中也就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小石块而已… 这种渺小对许多玄灵世界的人来说体会得也许并不算太深刻,但对李运和小星这样从前宇宙过来的人就不同了,因为他们早已见识过宇宙的深邃广袤,不要说太阳了,更大更恐怖的存在都见过不少,因此,在他们看来,现在就说太阳族是这片宇宙的统治者还有些为时过早,说不定他们现在也面临着宇宙空间其他厉害种族的威胁,这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在前宇宙,暗能量和暗物质就占了整个宇宙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太阳只不过是明面上的物质,而暗面上的物质却是更为庞大,更为惊人! 而且,在这方面李运和小星是有证据的,那就是方子敬所得到的那一块信仰洞石,以及后来在星空陨石群中得到的另一块信仰洞石。 这两块信仰洞石向他们揭示了一个特殊的星域,那片星域的能量来源似乎并不是来自于太阳,而是其他物质… 这是小星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还有待实地考察验证… 如果小星的结论是对的,那么就意味着在那一片星域中,存在着由另一种能量驱动的能量体,也许其中正有与太阳族相对抗的势力! 这种能量体会存在吗? 其实这个问题在小星的智库中早已在研究了,而结论当然是肯定的,只要抬头看看星空,就可以发现,太阳、月亮、星星这些天体在星空中所占的比例其实极小,在它们的背景中,有无数的黑暗区域,那些区域并非空无一物,只不过是因为太过遥远,使得肉眼无法看到而已。 在李运和小星的计划中,他们除了扩张地网,还要将视角更多地投向星空,以搜集到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比如观察和分析天体的光谱就是一个很好地途径,这一点对小星来说是驾轻就熟,因为有了前宇宙各种前沿知识的储备,他对如何分析天体的成分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而来到玄灵世界之后,则要根据这片宇宙的天地规则进行一定地调整,使得分析结果是有效的。 简单地说,每一个天体所发射出来的光线色谱都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每一个天体的构成要素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一个天体主要由水元素构成,那么它发射出来的光线中就含有较大比例的水元素光色,当小星收到它的光谱后,只要加以分析光谱就可以判断出来。 每一种元素分子都会有自己特定的颜色区间,在该天体的光色中占有相应的比例,这样一来,只要能收集到该天体精确的光色谱,小星就能判断出那个天体大概的构成成分了。 因此,每一束来自星空的光线都是无比珍贵的,如果能搜集到大量的星光,就能了解更多的星体,也就能够分析判断出那些星体的基本构成,会不会有生命存在,值不值得去开发利用… 可以说,地网搜集的只是下界和灵界的有用信息,而探索星空的天体则是更为广阔的一项事业,许多天体比起下界和灵界来不知还要大多少,无论是生命还是资源,都有可能远远超过这里,这对接下来李运和小星的星空探索之旅来说太重要了! 为了这项前景广阔的事业,李运和小星当然要未雨绸缪,先做准备! 而这一次,他们终于将这个准备工作付诸实施,那就是利用建好的传送阵法对星空进行观测。 那九根直插云霄的天柱上就建有观测工具,既可以每天不分昼夜地搜集星光,又可以对其进行即时分析,然后把分析结果源源不断地传到小星这里… 为什么说是不分昼夜呢?这是因为白天也是有星光的,只不过由于太阳光很强烈,将它们都笼罩在其中,让人无法辨别。 但以小星打造的观测台,则可以从强烈的太阳光中分辨出细小微弱的星光来,这当然需要极强的光线过滤手段,没有小星那样的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观测台每一个都是无价之宝! 九座观测台就可以组成一个观测阵列,以阵法的形式来观测和分析,可以搜集到更多的星光,使得分析出来的结果更为准确,这当然又是小星的一个杰作了。 相比之下,星尊在星辰殿也有一个观测台,但他只有那一个观测点,并没有形成阵法来搜集数据,如此一来,无论是在效率还是准确度上都无法与小星的观测台相比拟。 在小星的观测体系中,每一个接力的传送阵法都有一个观测阵列,也就是说,在灵界的范围内,每隔五千万里就有一个观测阵列,随着以后李运游历的脚步在前进,这些观测阵列也极有可能形成一张巨网,搜集不同星空区域的星体
>>>点击查看《仙韵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