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抗战之血色战旗目录 > 第二卷:血色战旗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近芜湖!!(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抗战之血色战旗 第二卷:血色战旗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近芜湖!!(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近芜湖!!

    石硊镇的日军,在两面夹击之下,终于力不能支,开始溃败,一部分向芜湖方向的卡子口逃走,一部分向湾址逃去

    78旅顺利占领石硊镇。

    至此,在芜湖大反攻开始之后,26师第一阶段作战预定计划全部完成。

    76旅连克弋江镇、西河镇、新元,78旅夺取石硊镇,对湾址形成包围夹攻之势。

    石硊镇的枪声还在零零落落的响起,围剿残敌的战斗还在继续进行着。

    但石硊镇里到处可见的,却已经不再是那些可恶的东洋人,而是一个个疲惫、满身血迹,但却依旧威武雄壮的中国士兵

    高飞笔直的站在那里,看着每一个从身边走过的弟兄,面色严肃。

    这样的胜利,在高飞看来并没有多少值得炫耀的地方,正面的拼杀实在太惨烈了一些。

    78旅阵亡、负伤近千弟兄,完全是凭着一股血气在那冲杀。尽管在装备和训练程度上完全不如日军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但是,在战前情报工作严重失误,千余敌人防御的石硊镇,在情报人员的情报中居然变成了只有300人。而且日军拥有山炮、机枪阵地密布、以及构筑有暗堡这些对于攻击方来说性命攸关的情报,78旅竟然一无所知。

    更加要命的是,在78旅第一天攻击受挫之后,王克俊极力呼叫的弹药方面的支援,一直到石硊镇光复之后,连个影子也没有看到。

    装备、训练不如对方,可以靠着勇气和血性来弥补,但是情报、后勤方面的严重滞后,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这是川军的致命伤

    他们不缺乏敢死之士,不缺乏忠诚热血的军人,但先天条件不足的他们,注定了在现在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能依靠人命却填补这些缺陷。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尽量的弥补上这些问题?这是高飞沉思的地方

    如果说石硊镇之战中有亮点的话,那么就是高飞选择了以许家村为突袭地点,并且选择了最佳的出击时间,以一个营的微薄兵力,避免了78旅的更大伤亡。

    但是,一个营的力量毕竟太渺小了一些

    远远的,看到78旅旅长王克俊走了过来,他走的很慢很慢,脚步也很沉重,手里,抱着一个军人的尸体。

    “全体都有,立正”

    随着高飞的命令,身边的弟兄们都站直了身子。

    王克俊走近了,高飞也看清了,他的手里,捧着的是毛鼎元团长的遗体。

    “旅座”高飞轻轻叫了一声。

    王克俊的身子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高飞,没有说话,又捧着毛鼎元的遗体,脚步沉重,吃力的朝前走去。

    高飞带着弟兄们,默默地跟在了王克俊的身后

    来到了石硊镇的镇中,王克俊这才把毛鼎元的遗体轻轻放了下来,端端正正,手脚非常的轻,就好像毛鼎元并没有离去,只是在那熟睡一般,而王克俊,生怕惊醒到了熟睡中的兄弟

    毛鼎元的身上,已经重新换上了一套崭新的军装,那是王克俊亲手帮他换上去的。自己的兄弟,走,也要走的干干净净

    久久的凝视自己的兄弟,王克俊从腰间缓缓的拔出手枪,举起,手指扳动,枪声,“砰砰”的在石硊镇的上空响起

    走好,我的兄弟

    在26师完成预定目标之后,23集团军发起全线猛攻

    19日,26师以朱载堂旅两团之众攻占湾址,并破坏了经过湾址的江南大铁道,断绝了芜湖和宣城之敌的联系。

    同时,左翼王克俊旅攻占了石硊镇西北方向十五公里的三山镇后,23集团军前进指挥部立即移驻该地。至此,芜湖城只剩城西南近郊的卡子口、白马山和长江边上的鲁港三个外围据点。

    芜湖城己经近在咫尺

    19日日,23集团军调整部署,准备再接再厉全线发动强攻。

    当晚,各部官兵饱餐一顿,士兵们又用洗脸毛巾包了一毛巾的菜饭拴在腰上,准备作为第二天的早午餐后向各据点前进。

    卡子口是横挡在通向芜湖西南方向的一座近东西向的小山,东西长约五里,上面布置有三层防线,每层都架设有铁丝网,最上一层有山炮两门,共有日军千余人防守。

    白马山位于卡子口和长江边上的鲁港之间,有敌人二千左右,有山炮十门,一方面可以支援卡子口,另一方面可以支援鲁港。

    而攻击白马山的任务,则交给了144师,连续作战的26师,被调整为总预备队。

    为了对付卡子口和鲁港这两处敌人,144师张德昌团和李唐团在当日黄昏悄悄摸到卡子口山坡下埋伏。以师工兵营隐蔽清除隘口的铁丝网等障碍。唐映华团则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绕道从左翼小路攀登上白马山埋伏。

    20黎明,张李两团从埋伏点一涌而出,突然对卡子口之敌进行仰攻。唐团也从侧面冲杀出,进攻到白马山敌人
>>>点击查看《抗战之血色战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