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抗战之血色战旗目录 > 第三卷:会战!会战! 第五百六十七章 近滕富士之不堪回首的回忆(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抗战之血色战旗 第三卷:会战!会战! 第五百六十七章 近滕富士之不堪回首的回忆(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五百六十七章近滕富士之不堪回首的回忆

    “那是外交官的骨气啊”小四子缓缓地说道: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草逮兔子,冷了,就与羊取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回来的时候,头发胡子都白了,可代表着汉朝使臣的那根节仗却依旧还在”

    弟兄们都听的津津有味,小四子接着说道:“要说比起来,苏武也一样是在冰天雪地里生活的,条件比起我们来还要恶劣,可他却整整坚持了十九年啊”

    “咱们只要坚持六天,都已经过去五天了,我就不信最后一天咱们挺不过去。”边上一个士兵说道。

    “是啊,还有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天”小四子在那喃喃地说道

    通城的上空,飘扬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

    浴血奋战数日,通城终于为中国军队占领。而随着通城的光复,崇阳也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此时,第四战区各部没有任何停歇,迅速集中兵力对崇阳展开攻击。

    炮声和喊杀声一阵高过一阵,从战争爆发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开始有了俘虏,甚至有了主动向中国军队投降的俘虏。这未免让那些中国将士们有些好奇,之前是很少见到这样情况的。

    中国第四战区,俘虏卷宗。

    序号:5

    番号:第6师团45联队第9中队。

    等级:不详。

    姓名:近滕富士之。

    性别:女。

    年龄:30。

    籍贯:广岛县中裴町165番地。

    俘获日期:11月28日。

    俘获地点:通城大沙坪北地区。

    俘获部队:26师76旅151团2营1连,连长关茂盛。

    备注:自称随军开饭店,着军服,其夫因俘毙命。

    “每年快过感恩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那一个感恩日,那是我的一生中惟一的一次在国外度过的感恩日,也是一个悲痛万分的夜晚。”

    一个名叫近滕富士之的女人,许多许多年后,在东京艺羽书屋出版的《不堪之回首》一书中讲了一个过年的故事。从“作者简介”和她讲的故事来看,她就是那个“战俘”。只是她并未“随军开饭店”,并且按“作者简介”中记载她生于1920年计算,那年她不是30岁,而是19岁。关茂盛他他的部下再没见过东洋女人,也不致于相差如此之远,谁不知是否其中另有原因。而她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故乡,快到感恩日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尤其是小的时候,母亲就在房外的廊下摆上小桌子。我十分喜欢母亲摆在桌上的那只花瓶,为了这个节日,大人们都会很忙很满,而我们则会在一边开心的帮忙

    但是在那个感恩日之夜,我一整夜都跪在地上,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我面朝东方。因为那几天总是阴天,我辨认不清方向,但听说中国的房子也像日本,窗户朝南的比较多,不管怎样,我的心是朝家乡方向的。

    小时候过感恩日,桌子上除了我喜欢的花瓶,就是弟弟喜欢的各色食物了。这都是些在秋天收获的果实,苹果、柿子、栗子,还要摆一些面团子。雪白的面团子要用红绿色点几个点。弟弟像只馋嘴的小猫,总是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去吃盘子里的东西。父亲装作看不见,等他刚拿起一个金黄的柿子,就一下抓住他的手,惹得全家大笑。母亲就从屋里拿些东西对弟弟说,吃这些吧

    但是那个感恩日之夜,我却是在悔恨、自责与痛苦的泪水中度过的。深夜的时候我想,这时他的灵魂该回到广岛家中了吧。

    我的丈夫近藤三郎,是在昭和十二年秋天来华的,也就是发生了中国事变的1937年。他的部队番号是第6师团45联队。三郎体格强壮、一表人才,被分配去当了机枪手。那时候的人都知道,出国作战的人都有很大的危险。我们町中就发生了一个姓秋田的,让儿子用斧头砍掉右手食指逃避打仗的事情。那年夏天,在三郎报名参军的时候,我的母亲对我说,你应该同三郎结婚,这样他就会安心地为天皇出征,万一到了生死关头,他也会少一些牵挂地从容赴死。

    我的父亲当时是裴中町的町长,有很高的威望,我是他惟一的女儿。三郎的家庭是相传了四代的教育世家,他的父亲是本町中学的校长。

    
>>>点击查看《抗战之血色战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