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一章 云顶天宫(大结局)(第3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一章 云顶天宫(大结局)(第3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位牛逼的人物。这人不仅是统一了女真各部,还完成了更大的壮举。这里面,有爱新觉罗·充善重视对子孙后代教育的功劳,也有吴中撒播文化种子的功劳,更有当年汪藏海修建云顶天宫之时,让王气集聚到爱新身上的功劳。

    再来说说正统皇帝这边,虽然在正统四年(公元1339年),正统皇帝就收到那支扮成绺子的锦衣卫全军覆没的消息,但他始终不肯接受这个事实。

    直到三年之后,也就是正统七年(公元1342年),正统皇帝才相信吴中他们是绝无生还可能了。当然,这个事情还是要绝对保密。这一年四月,正统皇帝让吴中的儿子替父亲向朝廷递交了辞呈,说是由于身患重疾,不能理事,只能辞去工部尚书一职,回家养老。

    两个月之后,在正统皇帝的授意之下,吴中的儿子向朝廷报丧,说其父病故。虽然办丧事时,棺材里面是空的,但有了正统皇帝撑腰,这丧事还是办得有模有样。得知吴中病故,正统皇帝还安排人前去吊唁,并赏赐吴家许多钱物,并为吴中的儿子进爵,以示对这位死在“隐蔽战线”的臣子的褒奖。

    当然,那些死于雪崩的锦衣卫的家属们,也是得到了正统皇帝的眷顾。不仅是该赏赐的钱物赏赐了,有许多人还子承父业,被选入锦衣卫。

    说起完了郑和、吴中、汪藏海等人,咱们就不得不交待一下在大明帝国的胡季牦、胡季貔、胡俨他们的结局。

    朱棣在北伐途中病亡之后不久,胡俨便辞去了官职,与季牦、季貔他们一起过起了颐养天年的日子。他们三人的儿子多在朝中为官,这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季牦的儿子元澄。

    元澄由于擅长制作火器,曾被明军将士奉为“火器之神”。他也在工部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了工部主事、郎中内臣、工部侍郎等职。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元澄从工部左侍郎升迁至工部尚书。这一路走来,也算得上是官运亨通吧!

    大越国这边,黎利称帝之后,为感念胡不悔(胡元咎)当初为他组建了火器部队,特意册封胡不悔为兵部侍郎,但胡不悔以身体有病为由,并未前往就职。无意官场的胡不悔开始做起了贸易,他知道自己的叔父胡瑾在龙头港口,便去了龙头。当时的龙头港口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贸易集散地。

    从此,胡不悔便成了大越国与龙头港口这条贸易线上的独家代理商。胡瑾与胡不悔的这次联手,不仅让大越国享受到了海上贸易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让胡家在大越国逐步发展为一个大家族。

    胡不悔一生共娶妻妾十余人,共育十三子、十一女。经过数代的繁衍,胡姓后来成为越南的一个大姓。

    最后要交待的便是龙头。胡瑾在龙头开枝散叶,胡姓经过数百年的繁衍,也成了后世新加坡的一个重要姓氏。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陈思汉。思汉与宛枫一生共育九子六女,经过数代的发展,陈姓盖过了皇氏的李姓,最终成了后世新加坡的第一大姓。

    大明帝国、大越国(后世越南)、龙头(后世新加坡),不仅都留下了胡硕的足迹,还有他的后人在这三地繁衍生息。《明越坡》一书书名由此而来。

    《明越坡》全书完!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各位读者朋友不要对号入座!谢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捧场!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