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超级学霸 > 大宋超级学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纺车的启示(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超级学霸 章节目录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纺车的启示(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接东主的到来,又给范宁见了礼,范宁笑道:“先看看你们木绵纺织机器。”

    “请随我来!”

    大管事带着他们来到一座稍大的院子里,范宁一眼便看见轧绵机,轧棉机主要是把绵籽和绵絮剥离的工具,就是两根圆木棍同时转动,木绵从缝隙里挤压,绵絮下去,棉籽就留在上方,被木棍上的槽带走。

    木绵和棉花一样,都有绵核,很难剥离,从琉球府和吕宋府送来的百万担木绵都是带核的,需要人手工剥离,劳动强度很大,大量人工费含在其中,使绵的价格下不来,而且木绵絮纤维比较短,用粗麻机很难摇成捻子,只能用手工捏成捻子,然后再一步步摇成细纱线。

    这就需要搅车,把剥棉时压成的绵饼的木绵再搅松散,但这样还不行,范宁便看到了留存后世的大杀器:棉弓,用弹棉花的方式把纤维弹出来,这样就使纤维变长,很容易接续做成长绵条,也就绵捻子。

    再利用摇机把捻子摇成一股股细线,细麻和粗麻的区别就在摇线的精细程度。

    大管事笑着介绍道:“木绵布已经做成功了,但东主要求再精益求精,我们打算用铜棍代替木棍轧棉,然后再进一步考虑用水力驱动,使轧绵、搅绵和弹绵都不用人工,只要有一个人往里面放入木绵就可以了。”

    “让我看看水力驱动的大纺车在哪里?”范宁极有兴趣地问道。

    大纺车虽然是柴家发明出来,但很多工坊都仿制成功了,朱元丰的研究院也不例外。

    大管事带他们来到一座后面大房子里,水力驱动必须要靠山或者靠河,要有落差,恰好他们背后就靠一条小河,他们便从小河里引出一条水流,穿过院子,最后流入陈留湖。

    这条水流被他们做成了落差,形成潺潺溪流,推动一架很大的平躺的水车,水车转动,又通过连动杆驱动纺纱机转动,上面数十支纱锭便同时在转动了,一名手巧的女工在不停的接线,她的工作就只有一个,把断掉的线接续起来。

    大管事介绍道:“用水力舂米、磨面早在唐朝就有了,关键是柴家想到了利用织布机上的连动杆,这样就把水力转化为大纺车的推动力,我觉得这才是关键。”

    范宁顿时想到了蒸汽机的发明,其实也是一样,蒸汽不停推动活塞运动,然后活塞又推动连动杆,使轮轴转动,火车、蒸汽船就这样发明出来。

    当然,自己不是工匠,细节怎么处理他想不到,但有这些极富聪明才智,技术熟练的工匠,又有什么办不到呢?

    范宁心中有点激动起来,别的他暂时不关心,他现在关心怎么解决远洋大船的动力问题,如果蒸汽机发明出来,一亿两千万人口的大宋就会出现一场工业革命。

    【注:利用水力驱动的大纺车就是在南宋后期发明,连动杆原理也是在宋朝就出现了。】
>>>点击查看《大宋超级学霸》最新章节